理查兹

    理查兹 : 英国文学评论家、语言学家、诗人。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心理学,并留校任教,讲授英国文学和心理学。1930年曾到中国清华大学讲课,此后长期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1944年起任教授。他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1922年发表与奥格登合著的《意义的意义》一书,尝试以语义学解决哲学问题,因此他被视为3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语义学派”这一哲学流派的创始人。在文学理论方面,他力图使之“科学化”与规范化,为此,他把心理学、语言学等现代科学成果应用到文学研究中来。他的研究成果对欧美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乎所有新批评派的实践者都把他当作这一方法的鼻祖,而他在1924年发表的著作《文学批评原理》则被视为作为一种批评模式的新批评诞生的标志。其中,理查兹把艺术看成读者的冲动与情绪的张力合成,看作主要由交际心理成型的文学反应观,强调在诗歌意义的传达中情绪的重要性的“艺术冲动理论”,基本上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他运用此派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了读者阅读诗歌时以感情为基础的心理反应程式。他在1925年发表的另一著作《科学与诗》所做的工作基本上与前者相同。这样,他使得新批评派的细读法从一开始便带上了重视读者情感反应和个人的艺术判断的显著特征。以后,在追求把批评的一般原则运用于具体作品分析时,理查兹奠定了“客观”批评的基础,他的著作《实用批评》(1929)详细论述了如何应用批评方法,如何精确地阐释与估评诗,从而他以此书宣告了文学阐释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他区分了语言的四种功能:“意义”、“倾向”、“情感”、“语气”,表明诗的陈述通过控制与表达情感和态度而获得意义,他还区分了文学陈述(“情感语言”)和非文学性断言(“符号语言”)各自的真理价值。前者是“拟陈述”,不能由经验事实核准,只是意识和情感的事实,后者则是科学语言。从而,他从语言的角度把科学和诗区分开来,他指出“诗的陈述的本质在于它是作为情感态度的一种操作和表现手段而存在的。”而艺术品的真在其符号结构与人的心理机制的内在一致性和合理性,科学的真则只对外部现实的本质发生兴趣。作为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理查兹的重要论著都出版在他的早期,后来,30年代中期,他曾与奥格登一起致力于推行“基础英语”的研究;他进行诗歌创作和剧本写作,诗歌分别于1958和1960年两次结集出版,1962年发表剧本《明晨,浮士德!》。他的其他文艺理论著作还有《如何阅读一页书》(1942)、 《柯勒律治论想象》(1934)、 《修辞哲学》(1936)。参见“文学批评原理”。

为您推荐

罗斯金

罗斯金 : 英国作家、社会学家、艺术理论家。生于伦敦一个富裕家庭。曾于伦敦大学英王学院学画,后入牛津大学读书,后因病退学。1867年被剑桥大学授予法学博士学位,1893年被牛津大学授予民法博士学位..

明图尔诺

明图尔诺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理论家、诗人。原名安东尼奥·塞马斯蒂亚诺,曾担任过乌琴把和罗克托内地区的主教,兼事文学评论,在大学讲授过古典文学。文艺理论著作有《论诗人》和《诗艺》,..

阿诺德

阿诺德 : 英国文学批评家、诗人。毕业于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曾任英国教育督学,其间去过法、德、荷兰等国考察教育制度。后任牛津大学英诗讲座教授,任职10年,两次赴美国讲学。主要作品有《巴希斯..

沙夫茨伯里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 : 欧洲中世纪初期罗马帝国的思想家,基督教神学的重要代表。被称为“教会之父”。其哲学称为教会哲学。早期研究希腊哲学和希腊罗马文艺,皈依基督教后转向普洛提诺斯的新柏拉图主义。他沿..

锡德尼

锡德尼 :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作家、文艺批评家。生于肯特郡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曾三度出任爱尔兰总督。幼年进希鲁兹伯里学校,后肄业于牛津大学,当过宫廷、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官吏,1585年出任荷兰..

艾略特

艾略特 : 英国文艺批评家、诗人、剧作家,新批评派的创始人之一。原籍美国,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早年曾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在巴黎大学听过柏格森讲课。1914年定居英国,1927年取得英国国籍,加入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