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民族性

    文学的民族性 : 文学反映民族的社会生活特点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素质、语言等特点所形成的特色。文学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各民族的生活都有不同于别的民族生活的不同特点,民族生活的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文学的民族性,即各民族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性格等方面所具有的各自的特点,使得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的文学显示出若干不同色调。例如,将中国文学和欧美文学相比,一般说来,中国文学更含蓄蕴藉,更朴素自然,欧美文学则更浓艳铺张、直放外露,这便是因为在民族性格、心理素质上,中华民族更内向、更质朴,而欧美各民族则更外向、更直率。这是形成文学民族性的客观因素。此外,文学民族性的形成,还受作家主观因素的影响,即作家的民族意识。文学作品对生活的反映,是经过作家理解、加工、改造的能动的反映,因而作家的民族意识便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痕迹。是否描写民族生活并不是一部作品民族性的绝对标志,关键要看这部作品是否灌注渗透了作家的民族意识。文学的民族性是真正的作家所追求的一个目标,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文学成熟的标志。
文学的民族性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显现出来。就作品内容而言,诸如富于民族特点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自然景物等描写,都是构成文学作品民族性内容的因素,而民族精神性格和民族生活情景的描绘则是构成文学作品民族性内容的主要因素。在叙事性作品中,文学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性格的刻画和民族风俗的描绘上,在抒情性作品中,则主要表现在抒写民族的情感和景物上。就作品形式而言,文学的民族性首先表现在语言上,这是文学民族形式的首要因素。其次,文学的民族性还表现在作品的结构方式以及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文学的民族性并非固定不变的,文学的民族性和文学的世界性也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为您推荐

文学的阶级性

文学的阶级性 : 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定阶级的意识,包括一定阶级的立场、观点、态度、感情和趣味。在阶级社会里,文学的阶级性是文学的重要的社会属性。文学的阶级性是由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的阶级性和..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 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文艺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包括文学的本质理论,文学的创作和鉴赏理论,文学作品理论,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理论,以及文学..

文学的人民性

文学的人民性 : 衡量文学作品对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表现程度的概念。这是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等人提出来的。他们指出:民族生活不是统一的,有民众的生活和“..

拉丁美洲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文学传统

文学传统 : 文学理论术语。指在民族文学历史的发展中,得到继承的该民族文学的思想内容、审美观点、艺术观点、创作方法、艺术手法、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等因素的总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民主思想和爱..

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

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 : 或称“爆炸文学”,指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引起世界轰动,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形成高潮。80年代已转为退潮,因而有人又提出“爆炸后文学”的称谓。 ..

古印第安叙事文学

古印第安叙事文学 : 拉丁美洲未受欧洲文化影响之前的一种古代叙事文学。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古代印第安民族早已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3个文化中心: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