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研究的一类。汉代刘歆、郑众始为“转注”定名,许慎为其界说。对它的性质,有班固“造字之本”说,戴震“四体二用说”。对它的解释,有戴侗等“形转”说,杨慎等“音转”说,徐锴等“形义结合说”,段玉裁“互训”说,朱骏声“引伸”说,章炳麟“经以同训,纬以声音”的形音义结合说。1981年王伯熙《六书第三耦研究》认为转注是方块汉字为适应汉语不断从旧词衍生、分化出新词而为新词造字的特殊构形法,即转换注入构件符号。陈秉新《论转注》认为转注是以意符为首,配以声符,用以表示更加复杂、抽象的概念的构字方法。这种意母孳乳造出的字是意声结构字。陆宗达《六书简论》认为转注是为某一语源派生的新词制造新字。周秉钧《古汉语纲要》认为转注是一种造同义词的方法。转注字的特点在于字首的意义等于转注字的意义。杨文杰《“转注”试探》认为典型的转注字是连绵字。它们在字形上建立于同一类型的部首,在字义上同义互补,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意义。戚桂宴《什么是六书》认为“六书”不是造字法或用字法,而是字形表字义的方法。不同的字形表示同一的字义,同一字义又可以注到不同字形上,这就是转注。
“转注”研究(语言)
“转注”研究(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