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假借”研究(语言)

当代“假借”研究(语言):

指1949年以后的“假借”研究。秦松岭《假借字拾零》,徐侃《假借与通假初探》认为假借是本无其字,又无意义联系的同音借用。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认为假借是旧的词赋予新的义项,用词来引申代替。陆福庆等认为被借字的本义与后起字的假借义在意义上有联系。周秉钧《古汉语纲要》、章季涛《简谈假借字》、张玉麟《假借臆说》、余大光《判定通假的依据和方法》认为假借字包括字的假借义和本义无内在联系和有引申关系两类。丁忱《诗经通假论》认为假借现象中存在一类“形近而借”。王大年《从〈考槃〉谈起》认为假借虽以音为主,但仍脱不了字形。赵仲邑《假借字散论》认为本字借字有约定俗成的稳定关系,受字形的束缚。蒋方才《通假字中假字与本字的关系》、牛春生《古文通假浅说》认为假借现象中本字与借字从笔画上看有音近而异其文,音近而省其文,音近而增其文之类。关于假借和通假的关系,曹先擢等持假借通假相异论,认为假借的主要功能是造字,通假的主要功能是用字。洪成玉《通假字概说》认为通假是假借的一种。刘又辛《大型汉语字典中的异体字、通假字问题》认为通假是假借和通用字的合称。陆宗达等认为通假和假借有词义联系上的差异。王力《本与通》、赵仲邑《假借字散论》认为假借和通假的根本点是相同的。相同论和相异论在历史渊源上有先后的不同。

为您推荐

当代辞书学(语言)

当代辞书学(语言):指1949年以后的辞书编纂与研究。在辞书编纂方面,主要着作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修订本,《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文大字典》、《新华字典》、《古汉语..

宋代古文字学(语言)

宋代古文字学(语言):宋代文字学分支之一。宋代是古文字学中兴时期。由于北宋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从皇家到官僚士大夫收藏古器之风盛行,并出现了一批象杨南仲、吕大临那样杰出的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对青铜器、石刻等进行..

当代战国文字研究(语言)

当代战国文字研究(语言):指1949年以后的战国文字研究。战国文字研究是当代古文字学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自五十年代李学勤发表《战国题铭概述》,运用分域研究的方法勾勒出战国文字的基本轮廊之后,三十年来出土了大批战国..

陈梦家古文字研究(语言)

清代辞书编纂(语言)

清代辞书编纂(语言):一般认为清代是传统辞书的兴盛时期。字典方面有《康熙字典》,音义资料齐全。雅书方面有吴玉搢《别雅》,研究经籍史传中的假借字和异文;洪亮吉《比雅》,汇集了古注中的近义词;夏味堂《拾雅》,补《尔雅》、..

唐宋正字学(语言)

唐宋正字学(语言):唐宋文字学分支之一。自魏晋以后,由于南北分裂,书体演变诸原因,出现大量俗体误字,文字写法混乱。唐王朝为推行科举制度,加强政治统一,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颁布《开元文字音义》,纠正流俗、刊正字体。此时..

当代甲骨文研究(语言)

当代甲骨文研究(语言):指1949年以后的甲骨文研究。三十多年来甲骨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大陆发表的甲骨文论着就达四百余种,作者近百人。综合性的研究着作,主要有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全面总结了六十五年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