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古籀疏证(语言)

说文古籀疏证(语言):

原名《古文甲乙篇》。文字学书。六卷。清代庄祖述着。变通《说文》条例,分部列举《说文》中所附的古文、籀文以及钟鼎彝器、石鼓、魏三字石经、《汗简》和《古文四声韵》中的古文字,加以考释疏证。每字先出古文,次列籀文,附以小篆,形体不一者并载,并注明出处。说解多本许慎,亦常据古文字形体创为新说。为清代第一部专门研究《说文》古籀的着作。原稿依干支分为二十二部,不分卷。今本六卷为清代潘祖荫所编次,仅存十四部。书初创于嘉庆中,刊行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1928年上海中一书局影印津郡明文堂刻本。

为您推荐

说文古籀补(语言)

说文古籀补(语言):古文字学书。十四卷。又附录一卷。清代吴大澂着。依照《说文》分部及次第,收录铜器铭文以及小篆以前的石鼓、陶器、玺印、货币文字等,计三千五百五十八字,其中重文二千四百零三字。重刊时增补一千二百一..

说文广义(语言)

说文广义(语言):文字学书。①清代王夫之着。三卷。将《说文》中字按《集韵》重新编排,始于东,终于甲,每部中的字又分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按照许慎六书条例,解释文字的各种含义,推寻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纠正许书的疏失讹误,匡..

类篇(语言)

类篇(语言):字书。十四篇,又目录一篇。每篇分上、中、下三卷,共四十五卷。宋代王洙等人奉诏于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开始修纂,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完成,最后由司马光整理缮写上呈。宋仁宗宝元二年,丁度等修《集韵》,因增字..

说文解字系传(语言)

五经文字(语言)

五经文字(语言):字书。三卷。唐代张参编着。从五经中采取三千二百三十五字,依字形分隶一百六十个部首,以《说文》、《字林》及石经为依据,釐定字形,注明音切,笺释字义。字书中有而经典无者不及。此书专为正五经文字而作,成于..

说文长笺(语言)

说文长笺(语言):文字学书。一百卷,又卷首二卷。明代赵宦光着。书约成于万历末年。分“本部”、“述部”、“作部”、“体部”、“用部”、“末部”六个部分。其中“本部”取《说文》部首按韵编排,始东终甲。部中的字则以..

玉篇(语言)

玉篇(语言):字书。三十卷。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着。书成于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年)。体例大抵仿《说文》,分五百四十二个部首,部目有所增删,部首排列次序也多有改动。原本《玉篇》收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个。释字以音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