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位(语言)

义位(语言):

也叫“语符”。能体现词素完整性(不可分割性)的与形位相对待的最小意义单位。只存在于一种具体语言中,只为该语言所独有。高名凯曾经参照音位理论提出过较为系统的义位理论。该理论认为:语音和物理声音的关系是通过以音素作为音位的组成要素的方式来实现的,语义和思维的关系,是通过以表示概念的义素作为义位的组成要素的方式来实现的;与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上相一致的语义要素称为义素,义素构成义位,可以是几个义素构成,也可以是一个义素单独构成;各种语义附加色彩也要加入构成义位;义位是语言中最小的语义单位;一个义位中的各个义素都是该义位的不同变体,其中有一个典型变体,相当于词汇学中的“中心意义”,其他变体相当于“派生意义”;没有共同语音结构这一条件,彼此有联系的义素不能构成一个义位,语言中的同音成分代表着不同的义位,严格的多义成分才代表一个义位。该理论中的重要术语有义位、义素、义位变体、义位条件变体、义位自由变体、典型义位变体、形位义位、序位义位、概念义素和附加义素等。对高氏的义位理论,中国有的语言学家曾提出实质性的批评。

为您推荐

哲学语义学(语言)

哲学语义学(语言):也叫“意元学”。对语言中意义进行哲理研究的科学。它把“什么是意义”作为基本问题,将语义问题和命名事物的性质联系起来,研究词和词所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探求话语符号的本源;或者将语义问题和陈述的真实..

链条式引申(语言)

链条式引申(语言):也叫“串联式引申”。一环扣一环的引申。由甲义引申为乙义,又由乙义引申为丙义,再由丙义引申为丁义……。如“要”,本义为“人体胯上肋下的部分”,引申为“中间”,从“中间”引申为“半路拦截”,由“半路拦..

同形替代法(语言)

同形替代法(语言):①词汇学术语。也叫“同形结合法”。根据语言成分活动能力强弱程度来确定词和非词的界限的一种方法。一个语言格式AB,在保证语法结构形式同一的前提下,如果能用别的语言成分自由替换其中任何一项,构成XB..

词义渗透(语言)

引申系列(语言)

引申系列(语言):也叫“义列”。词在引申过程中形成的意义系列。即由根词的本义出发,将引申出的各义项和派生出的同根词整理成有方向、有层次的互有联系的平面系统。包括依托于同一词形的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和同根的派生词..

扩展法(语言)

扩展法(语言):也叫“插入法”。根据语言成分结合的紧密程度来确定词和非词的界限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一个语言格式AB,如果能插进一个C去,扩展成ACB,那么A和B是彼此独立的词;如果插入C后,扩展格式ACB不能成立,那么AB只是..

词义演变(语言)

词义演变(语言):词义的发展变化。其外因在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变化。人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物质文化的发展都会引起词义变化。词义演变的内因在于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