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语言)

通感(语言):

①也叫“移觉”、“通喻”。修辞方式之一。用形象的词语使感觉转移,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使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彼此打通。如:“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爆竹声”是听觉感受到的“音响”,“浓云”是视觉看到的景象,合成“音响的浓云”,即由听觉转移到视觉。打通不同感觉,启发读者更好体会当时的情景。②也叫“联觉”。修辞方式的心理基础。比喻、比拟、移就、拈连等修辞方式都离不开这个基础。

为您推荐

旁借(语言)

旁借(语言):也叫“旁代”、“随代”。借代之一。用伴随事物代替主干事物。可分:(1)用事物的特征或标志相代。如“我拿了新闻看。长腿装着无聊的脸,坐在安乐椅上”。用“长腿”的特征借代这个腿长的人。(2)用事物的所在或..

兴(语言)

兴(语言):也叫“感兴”、“兴起”、“起兴”。《诗经》六义之一。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修辞方式。特点是托物发端,由外到内,触景生情,委婉含蓄。常用于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正文。可分为:(1)意境上联系。如“山丹丹开花红..

喻之二柄(语言)

喻之二柄(语言):钱钟书《管锥编》所用术语。指同一喻体用于或褒或贬、或喜或恶的正反两面作比。如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辟芷”、“秋兰”等香草香花比喻品德的高洁。后来又有“兰芷变而不..

语境三论(语言)

曲喻(语言)

曲喻(语言):有转义、引申义的隐晦曲折的比喻。如:“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哈,亮起来了。’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

修辞格(语言)

修辞格(语言):①简称“辞格”。也叫“辞式”、“修辞格式”、“语格”、“辞藻。”(1)同“辞趣”相对。积极修辞方式之一。语辞同内容相贴切,造成超乎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呈现一种有力、动人的魅力..

互喻(语言)

互喻(语言):也叫“环喻”。比喻之一。本体和喻体可以互相设喻、互相调换位置。有两种形式:(1)主谓型。格式是“A象B、B象A”。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2)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