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无四声说(语言)

古无四声说(语言):

关于上古声调的学说。主张先秦两汉时代汉语没有四声。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周秦古音研究述略》提出:“陈第《毛诗古音考》倡古无四声之说”,“古无四声之论,亦自陈第发其端”。罗常培认为陈第持古无四声说,证据是《毛诗古音考》卷一《诗·谷风》“怒”字下注有“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邪?且上去二音,亦轻重之间耳。”陈第《读诗拙言》中有“四声之辨,古人未有,中原音韵,此类实多”之类的话。现代部分学者也赞同罗常培的看法,以为陈第倡古无四声之说。实际上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屡屡为其所考之字标注古音声调,如卷一“事,古声上,今声去。”卷二:“飨,古读平,今读上。”卷三“故,平声,古有平、去二音,然平声多,今则纯读去矣。”卷四:“丧,平声,今有平、去二声。”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说陈第倡古无四声说是不合实际的,陈第的观点是古有四声。

为您推荐

《切韵》全浊声母不送气说(语言)

《切韵》全浊声母不送气说(语言):关于中古声母的学说。《切韵》的全浊声母,即浊塞音并、定、澄、群四母及浊塞擦音从、崇、船三母,高本汉都拟订为送气音,并且在他的上古音系里另立了一套不送气的浊母,以示对立。高氏认为不..

三等韵(语言)

三等韵(语言):带有[i]介音,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较小和舌位在前的韵母。如《广韵》的宵韵[iεu]、带有[i]介音,主要元音[ε]发音的开口度比二等肴韵[a]小,所以韵图列为三等韵。《广韵》的微、废、文、东三、戈三、麻三、庚三等韵,都..

上古阴声具辅音韵尾说(语言)

上古阴声具辅音韵尾说(语言):关于上古韵母的学说。高本汉在构拟上古汉语音系时,根据谐声和《诗经》押韵中阴、入声韵相通的情况,为阴声韵构拟了浊音[-g]、[-d]、[-r]韵尾,与入声韵的清音[-k]、[-t]韵尾相对应。此后,各家为上古阴声韵..

重韵(语言)

古无入声说(语言)

古无入声说(语言):清代孔广森关于上古音声调的学说。孔氏在《诗声类》卷一中云:“入声创自江左,非中原旧读。……自缉合等闭口音外,悉当分隶自支至之七部,而转为去声”。孔广森是山东曲阜人,为方音所囿,以致斥入声为吴音。此..

假二等(语言)

假二等(语言):等韵学术语。等韵图要用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去描写《广韵》三十五声母,而三十五声母中正齿音有章组(章、昌、船、书、禅)和庄组(庄、初、崇、生)两套,三十六字母中正齿音则只有照组(照、穿、床、审、禅)一套。..

重纽(语言)

重纽(语言):指《切韵》音系中支、脂、祭、真、仙、宵、侵、盐八韵系里的喉、牙、唇音字有小韵对立重出,等韵图分别置于三、四等。音韵界一般称之为重纽三等和重纽四等,或重纽B类与重纽A类。至于各韵的舌齿音究竟同于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