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摄(语言)

十六摄(语言):

早期等韵图的十六个摄。其名称及所包括的《广韵》韵部(平赅四声)是:通摄(东冬钟)、江摄(江)、止摄(支脂之微)、遇摄(鱼模虞)、蟹摄(哈灰皆齐佳泰祭废)、臻摄(痕魂臻真谆欣文)、山摄(山元仙寒桓删先)、效摄(豪肴宵萧)、果摄(歌戈)、假摄(麻)、宕摄(唐阳)、梗摄(庚耕清青)、流摄(侯尤幽)、深摄(侵)、咸摄(覃谈咸衔盐添严凡)、曾摄(登蒸)。十六摄之名始见于《四声等子》,但《四声等子》本身只有十三摄,故十六摄应出现得更早。宋代张麟之在《韵镜》卷首已提到“十六转”,《韵镜》、《七音略》列图排韵也与十六摄基本相符,但各摄次序略有出入。

为您推荐

藏汉对音(语言)

藏汉对音(语言):历史上用藏文拼写汉语词形成的译音字。现存的藏汉对音资料多为敦煌写卷。主要有:(1)《千字文》。(2)《金刚经》。(3)《阿弥陀经》。(4)《大乘中宗见解》。(5)《天地八阳神咒经》。(6)《法华经普门品(观..

摄(语言)

摄(语言):①也叫“韵摄”。等韵图归纳韵书的韵部而成的若干大类。称“摄”,取统摄之义。其名称最早见于《四声等子》,但此前的韵图实已有摄的观念。摄观念的产生,受悉昙的影响,旨在以简驭繁,同时也由于韵图时代的语音较韵书..

轻重交互(语言)

轻重交互(语言):等韵门法之一。指当以唇音字为切上字时,依切下字所属韵来决定被切字的声母属重唇音还是轻唇音。当切下字属于三等韵中的*轻唇十韵时,即使切上字是重唇音,被切字也应读轻唇,如湓,匹问切,切上字“匹”重唇,下字..

北音韵书(语言)

梵汉对音(语言)

梵汉对音(语言):历史上汉语与梵语(一种古印度语)的对音。后汉三国是梵汉对音资料的最早时期,其后这种对音资料一直延续到宋代。梵汉对音资料多限于佛教文献。梵汉对音资料对考证汉语古音极有帮助,但在利用时需要注意新旧..

等(语言)

等(语言):①也叫“等第”、“等列”。汉语语音分析的传统概念之一。现见最早有关等的材料是唐末《守温韵学残卷》。音韵学者将中古汉语的字音按等分为四类,即四等,表现在等韵图中是以四行分置四等。等主要是从韵母角度划..

精照互用(语言)

精照互用(语言):等韵门法之一。指以精组和照:组为切上字时,视切下字的等第决定被切字的声母。当切下字为二等时,即使切上字属精组,被切字也应读照二组,如斩,则减切,切上字“则”属精纽,切下字“减”为二等,被切字“斩”属照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