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语言)

隶书(语言):

①也叫“隶字”、“左书”、“八分”。汉字字体之。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云:“隶书者,篆之捷也。”秦始皇时,文书大增,为提高书写速度,一些书吏将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由于这种字体成于书吏(隶人)之手,故名。旧说隶书为秦时程邈所创。隶书发展至汉代逐渐取代小篆成为通行字体。历史上有*秦隶、*汉隶之分,这不光是时代上的分别,而且在字体上也有较大的不同。秦隶保留了较多小篆的形迹,不过是小篆的草率写法;汉隶美观规范,逐渐脱离小篆成为一种正式独立的字体。隶书用方折的笔画代替小篆不规则的圆转线条,字形方正平直,并改变了小篆的一些偏旁结构。它彻底改变了汉字的象形面貌,使之完全符号化,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从小篆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最深刻最重要的一次变革,被称为*隶变。②也叫“今隶”。指楷书。楷书由隶书发展而来,字形结构没有多大改变,只是逐渐将隶书的挑法波势改变成定型的勾撇。这种渐变过程开始不为人注意,唐代以前人们仍沿用旧称叫隶书,如《唐六典》:“校书郎正字掌雠校典籍、刊正文字,其体有五……五曰隶书。”这里的隶书即楷书。后人为和汉隶区别,故名。

为您推荐

重文(语言)

重文(语言):①《说文解字》所用术语。指许慎列于每字说解之后的与正篆写法不同的或体、俗字、古文、籀文、奇字等。如“阱,陷也。从阜从井,井亦声。穽,阱或从穴。汬,古文阱从水。”、汬即为重文。重文基本上是异体字。也有..

变例字(语言)

变例字(语言):指六书正例之外的字。主要有:(1)反文。将固有之字反写而另成一字。如“正”反写而成“乏”,“可”反写为“叵”。(2)倒文。将固有之字倒写而另成一字。如“人”倒写而成“匕”(古“化”字),“首”倒写而成“..

同源字(语言)

同源字(语言):①记录同一*词族的词的文字。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或者同时产生,如“背”和“负”,或者先后产生,如“氂”(牦牛)和“旄”(用氂牛尾装饰的旗子)。同源字常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

初文(语言)

古今字(语言)

古今字(语言):指古今同词异形而又有区别意义的一组字。古字先出,今字是为承担古字的某一部分意义而造的字。古今字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现象。一字多义(包括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是古今字产生的主要原因。如“境..

三体石经(语言)

三体石经(语言):也叫“正始石经”、“魏石经”。三国魏正始二年(241年)刻石刊立的“国定”经书写本。原物共三十五石,用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对照刻写,内容为《尚书》、《春秋》以及《左传》的一部分。总字数约有十..

合体象形(语言)

合体象形(语言):也叫“复体象形”。象形字的一种。由独体象形字添加象征性符号组成的字。合体象形字中的象征性符号不是独体字,但必须是与独体象形字同类或相关事物的实形,这是它与会意字和指事字的区别。如:“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