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双方言》

    《双语双方言》 :

陈恩泉等主编,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1987年3月,深港语言研究所(后更名“深港澳语言研究所”)在深圳教育学院成立,陈恩泉任所长,许嘉璐、陈章太、邢福义、詹伯慧等任学术顾问。1988年8月23~26日,该所成功主办首届“深港片语言问题研讨会”;第二届研讨会于1991年8月5~7日召开,并正式使用“第X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国际)”,每两年举办一次,目前已举办11届,提交论文600余篇。会后,连续出版双语双方言书系(乙种)。

《双语双方言》这套著作面对中国新时期多姿多彩的语言生活,以及多语多方言并存并用的社会现实,运用社会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等多种理论和方法,从复杂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深港片语言问题切入,并将研究视野拓展到普通话与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与方言,汉语与外国语等多类型、多层面的双语双方言现象,进行宏观与微观、共时与历时、境内与境外的广泛探讨,如《论语言生活的双语制》(陈章太)、《经济大潮冲击下广东的语言生活走向》(傅雨贤)以及《面向九七年的香港推普工作刍议》(郑定欧)等,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双语双方言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为您推荐

高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 : 与之相对的是低语境文化,即交际中较多依赖语言符号来传递信息和意义的人类文化。这组概念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传播(交际)之父”E.T.霍尔于1976年提出的,他在《超越文化》中根据语境..

言语社区理论

言语社区理论 : 该理论认为:社区是第一位的,语言是第二位的,语言产生于社区之中。认为一个言语社区不一定就对应着一种语言;但是频繁的言语互动往往是产生和保持一种语言变体的基本条件。言语社区理论的..

皮钦语

皮钦语 : 它是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进行沟通的人群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传递系统和语言形式,是交往双方在语言上相互妥协的产物,是由一种语言的词汇与另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混杂而成的。皮钦语大多以..

交际密度

《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GF 3007—2006)》

《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GF 3007—2006)》 : 2006年2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2006年8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规定了中国通用音标符号的分类、排序、命名的原则,确定了每个..

语言和谐

语言和谐 : 世界范围内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思想主要有:语言同化、语言多元化、语言国际化和语言本土化四类,但中国事实有所不同,追求的是语言多样化的统一。如中国历史上的雅言和俗语、文言和白话,在相..

言语社区

言语社区 : 言语社区具有人口、地域、互动、认同、设施五要素,言语社区的发现和鉴定要从这五个要素入手。其中的“地域”既指现实生活中的地理范围,也指虚拟社会中的某个范围。言语社区是社会语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