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词典学 :
双语词典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词典。尽管双语词典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苏美尔语—阿卡得语对译的双语词表,但把双语词典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和研究的是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比较词典学。
双语词典学是词典学的一个分支,词典学的理论方法一般也适用于双语词典学。单语词典用同一种语言立目和释义,而双语词典则用一种与词目词不同的语言进行释义(译义)和注释。双语词典跨语言、跨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双语词典学必须建立在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涉及国情文化学的内容,以及社会学、认知科学、民族学、民俗学、翻译学和信息学等学科领域。双语词典学的首要任务是综合上述各学科的知识,实现两种语言间语义的对等或等值。而客观上任何两种语言间都存在着差异,认识到语言间的不同构现象以及语言符号和概念层面上的差异,就成为确立它们之间的等值关系或弥补其差异的前提。从语言研究和双语词典编纂实践来看,语言间词汇层面上的对等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完全等值、部分等值和零等值。
第一,从语言认知角度讲,各语言团体的大环境趋同而小环境有差异。因此,人类的认知系统和思维方式也是趋同的,各种语言文化间的共性是普遍的、本质的、主流的;而另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认知方式又有差异,这就造成了两种语言符号完全等值的复杂性或困难性。因此,完全等值往往发生在专名、专业术语和极少数的新生事物上。第二,由于生活的小环境差异,绝大部分的日常用语和普通语言只能是部分对等,或只限定在某种使用语境中的对等和近似。也就是说,部分等值词大都在表达上的某些方面存在差异,譬如表达形式、概念内涵、指称范围、文体特征、语用规则和社会文化内涵等,包括情感意义和联想意义等。譬如,对等的语言符号,可有不同的概念意义,不同的指称范围,不同的使用语域;相同的概念义,有不同的联想义,不同的内涵意义;相同的指称,有不同的引申义;相同的内涵义,不同的概念义;相同的概念义,不同的搭配义;等等。可以说,两种语言的等值往往发生在某一义点或义位上,绝大部分只是语义点的交叉对应。第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异性会直接反映为语言或语词的不同构性。具体地讲,由于文化习俗和认知思维的差异,源语言与目的语在形式、分布、意义三个表征层面和语法、隐喻、语义韵三种识解机制都有所不同,反映为两种语言构造方式和表征模式的不同构:语词的词性不对等、性和数的不对等、词类不对等、表达方式不对等、构词方式的不对等、构词理据不对等、分布结构不对等、使用语境不对等、指称内容或范围不对等,等等。因此,双语词典释义的核心不是局限于寻找目标语对等词,而是用目标语对源语词的语义表征进行译义,即用目标语重建源语词的复合语义结构。
双语词典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语文性与专科性、综合型与专门型、积极型与消极型、教学型与查考型、内向型与外向型双语词典等。每种类型可以有若干次类范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不同类型、不同宗旨、不同用户的双语词典又都有各自的特殊性,从而有各自的编纂原则和方法;这些特征都集中反映在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之中,包括选词、立目、立项、释义、配例、标注、注释等各个方面。
总的说来,双语词典学理论研究应包含几个方面:①双语词典本体性质特征研究;②词典所涉语言的比较和特异性研究;③双语词典的类型与功能特征研究;④词典的设计与编纂的组织方法研究;⑤双语词典编纂各阶段的执行原则研究;⑥双语词典的译义研究;⑦双语词典编纂技术方法研究;⑧双语词典与二语教学研究;⑨双语词典编纂史与评价机制研究。深入研究双语词典的特殊性、解决双语词典与释义对象和使用对象之间的关系,系统地研究和论述上述九大问题便构成了双语词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