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词典 :
双语词典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词典。在已知的记录中,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中东,闪语部落的阿卡得人在征服非闪语部落的苏美尔人后编写的苏美尔语-阿卡得语双语词表。英语词典的早期成就也集中于双语词典,传教士或小学教师常出于传教、读经和教学的需要,用方言或英语编写解释拉丁语的词集,形成了英国双语词典的雏形。早期的双语词典主要用来理解“难词”,词典形式也多是简单的双语对应,而当代双语词典逐渐认识到词汇层面对等的不足,增加了对等词之间差异的注释或说明,并提出了双语词典译义的理论,对源语词头的语法和用法做系统的语言转换。
从语言研究和双语词典编纂实践来看,语言间词汇层面上的对等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和零对等。完全对等是指词目词与对等词在任何语境下都可以替换而意义能保持不变。一般来说,只有术语和单义专业词汇才可能完全对等,常用词之间则很少有这种对等的情况。但在特定语境、特定组合结构中,“普通词”间的完全等值并非少见。譬如,英语的“birth certificate”与汉语的“出生证明”,英语的“ethnic minority”与汉语的“少数民族”等。
部分对等一般是两种语言在某一义点或义位上发生近似概念等值,但由于它们根植于不同的语言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联想和情感色彩等。例如:①号对等,意义不同,或指称相同或相近,但概念义、指称义或使用语域并不相同。②概念义对等,附加义不同,如有不同的联想义、情感义、引申义和搭配义等。③内涵义对等,概念义不同,即两种语言的所指内容(概念)不同,但其内涵和联想义却大致相似(说曹操,曹操到/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
零对等指一种语言的语词,特别是文化特色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产生了词汇空缺。例如,汉语中一些指称历史遗产、史实和特色文化及事物的语词在外语中都鲜有对等词;同样,外国的很多特色词在汉语中也告阙如。
不同的对等关系在双语词典中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完全对等的情况下词典一般会直接给出对等词;部分对等的情况下,词典在给出对等词的同时往往还会用一些附加解释成分(如括注或其他附加说明)的形式揭示二者的差异;零对等的情况下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法来处理,譬如通过解释或通过借词或形、音、义仿造译义的方法揭示词目词的意义。
在类型特征方面,双语词典要比单语词典复杂得多,因为双语词典涉及更多的语言和更复杂的服务对象。从功能上看,双语词典可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词典,前者主要用作语言生成,后者是语言理解;从服务对象上看,双语词典可分为供本族语者使用的内向型词典和非本族语者使用的外向型词典。一部双语词典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针对什么用户群体,确立什么样的编纂宗旨对词典的选词立目、功能设置都有直接影响,好的双语词典都会有明确的指向。广义上讲,双语词典还有一个特殊的成员——双解词典。双解词典大多是由单语词典翻译而来,最大特点是词目词和释义词都属于同一语言,但同时又提供了另一语言的对等词或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