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 : 又称自动化翻译。应用语言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实验性学科,研究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按一定程序自动进行自然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1933年,苏联发明家П.П.特罗扬斯基设计了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机器,并在同年9月5日登记了他的发明。但是,由于30年代技术水平还很低,他的翻译机没有制成。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后,英国工程师A.D.布斯和美国工程师W.韦弗在讨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自动翻译的想法。1949年,韦弗发表了一份以《翻译》为题的备忘录,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的问题。1954年,美国乔治敦大学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协同下,用IBM-701计算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此后,苏联、英国、日本、中国等国,也相继进行了机器翻译试验。1966年11日,美国科学院语言自动加工咨询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题为《语言与机器》的报告,对机器翻译采取否定态度,一些国家的机器翻译研究转入低潮。70年代初,由于现实的需要及技术的进步,机器翻译又重新兴旺起来,现在仍在不断发展中。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苏联都先后建立了一批翻译能力较强的机器翻译系统。有的系统已提供给一些单位试用,如法国的俄法机器翻译系统。有的系统已在一定范围内正式投入使用,如加拿大的TAUM-METEO英法机器翻译系统,用于天气预报。还有的系统已投入市场,如美国的SYSTRAN系统和WEIDNER系统。前者在大计算机上运行,每小时能译几十万词,但译后需加工。后者在微型机上运行,速度虽比前者慢,但仍比人译得快。
  中国机器翻译研究起步于1957年,是世界上第4个开始搞机器翻译的国家,60年代中期以后一度中断,70年代中期以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都在进行机器翻译的研究;上机进行过实验的机器翻译系统已有十多个,翻译的语种和类型有英汉、俄汉、法汉、日汉等一对一的系统,也有汉译英、法、日、俄、德的一对多系统。此外,还建立了一个汉语语料库和一个科技英语语料库。中国机器翻译系统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内容正在不断地完善。
  机器翻译的研究是建立在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这3门学科的基础之上的。语言学家提供适合于计算机进行加工的词典和语法规则,数学家把语言学家提供的材料形式化和代码化,计算机科学家给机器翻译提供软件手段和硬件设备,并进行程序设计。缺少上述任何一方面,机器翻译就不能实现,机器翻译效果的好坏,也完全取决于这3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整个机器翻译的过程可以分为原文分析、原文译文转换和译文生成3个阶段。
  在具体的机器翻译系统中,根据不同方案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将原文译文转换阶段与原文分析阶段结合在一起,而把译文生成阶段独立起来,建立相关分析独立生成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原语分析时要考虑译语的特点,而在译语生成时则不考虑原语的特点。在搞多种语言对一种语言的翻译时,宜于采用这样的相关分析独立生成系统。也可以把原文分析阶段独立起来,把原文译文转换阶段同译文生成阶段结合起来,建立独立分析相关生成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原语分析时不考虑译语的特点,而在译语生成时要考虑原语的特点,在搞一种语言对多种语言的翻译时,宜于采用这样的独立分析相关生成系统。还可以把原文分析、原文译文转换与译文生成分别独立开来,建立独立分析独立生成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分析原语时不考虑译语的特点,生成译语时也不考虑原语的特点,原语译语的差异通过原文译文转换来解决。在搞多种语言对多种语言的翻译时,宜于采用这样的独立分析独立生成系统。
  迄今存在和正在研制的机器翻译系统按其加工的深度可以分为3种类型:第1类是以词汇为主的机器翻译系统;第2类是以句法为主的机器翻译系统;第3类是以语义为主的机器翻译系统。
  从美国乔治敦大学的机器翻译试验到50年代末的系统,基本上属于第1类机器翻译系统。它们的特点是:①以词汇转换为中心,建立双语词典,翻译时,文句加工的目的在于立即确定相应于原语各个词的译语等价词;②如果原语的一个词对应于译语的若干个词,机器翻译系统本身并不能决定选择哪一个,而只能把各种可能的选择全都输出;③语言和程序不分,语法的规则与程序的算法混在一起,算法就是规则。由于第一类机器翻译系统的上述特点,它的译文质量是极为低劣的,并且,设计这样的系统是一种十分琐碎而繁杂的工作,系统设计成之后没有扩展的余地,修改时牵一发而动全身,给系统的改进造成极大困难。
  60年代以来建立的机器翻译系统绝大部分是第 2类机器翻译系统。它们的特点是:①把句法的研究放在第一位,首先用代码化的结构标志来表示原语文句的结构,再把原语的结构标志转换为译语的结构标志,最后构成译语的输出文句;②对于多义词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根据上下文关系选择出恰当的词义,不容许把若干个译文词一揽子列出来;③语法与算法分开,在一定的条件之下,使语法处于一定类别的界限之内,使语法能由给定的算法来计算,并可由这种给定的算法描写为相应的公式,从而不改变算法也能进行语法的变换,这样,语法的编写和修改就可以不考虑算法。第2类机器翻译系统不论在译文的质量上还是在使用的方便上,都比第1类机器翻译系统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70年代以来,有些机器翻译者提出了以语义为主的第3类机器翻译系统。引入语义平面之后,就要求在语言描写方面作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在以句法为主的机器翻译系统中,最小的翻译单位是词,最大的翻译单位是单个的句子,机器翻译的算法只考虑对一个句子的自动加工,而不考虑分属不同句子的词与词之间的联系。第3类机器翻译系统必须超出句子范围来考虑问题,除了义素、词、词组、句子之外,还要研究大于句子的句段和篇章。为了建立第3类机器翻译系统,语言学家要深入研究语义学,数学家要制定语义表示和语义加工的算法,在程序设计方面,也要考虑语义加工的特点。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机器翻译系统都是第 2类机器翻译系统,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句法方面。有些系统以句法为主,适当增加了一些语义参数,以解决句法上的歧义问题。由于语义研究还不成熟,建立第3类机器翻译系统还有相当大的困难。
  参考书目
 刘涌泉等著:《中国的机器翻译》,知识出版社,上海,1984。
 B. Henisz-Dostert et al , Mɑchine Trɑnslɑtion,Mouton Publishers,The Hague-Paris-New York,1979.
 刘涌泉,高祖舜,刘倬:《机器翻译浅说》,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1964。

为您推荐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 简称CALL。计算机按照人们事先安排的语言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和辅助课外操练。1955年左右(计算机诞生后约10年),开始有人探讨如何把计算机用于教育。1958年前后,计算机开始进入..

华夷译语

华夷译语 : 中国明清两代会同馆和四夷馆( 清初改为四译馆)编纂的多种语言与汉语对译的辞书的总称。语种主要有蒙古、女直(女真)、高昌(畏兀儿)、达达(鞑靼)、西番(藏)、河西(唐古特)、倮(彝)、僮(壮)、八百、百夷(傣)、南掌(老..

浑言

浑言 : 指对同类事物的统称。如果对同类事物细加分别,辨析异同, 另加别名,那就是"析言"。例如《说文解字》走部:"走,趋也。"段玉裁注:"《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别也。"又..

计算风格学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 : 记录地点方言口语的著作。董同龢(1910~1963)著。1936年1月完稿,原载194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本。1956年8月北京科学出版社重印出版。全书11.7万字。..

惠特尼,W.D.

惠特尼,W.D. : 美国语言学家。生于1827年2月9日,卒于1894年6月7日。1848年在耶鲁大学学梵语,后从德国学者研究梵语并与他们合校梵文经典。1854年回耶鲁大学教授梵语,直至1894年。所著《语言的生命与发展》(187..

《集韵》

《集韵》 : 见韵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