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内府收藏连珠印(书法)

宋内府收藏连珠印(书法):

尝见宋徽宗时代内府装卷,常常是钤印满纸,琳琅夺目。特别是手卷形式,在绫天头、前后隔水、本幅和贉尾纸等位置上,内府各印的钤用几乎成爲一种固定的格式。在金碧辉煌的黄绫、黄绢上;鲜红的印色如满天星斗、美不胜收。而在隔水与本幅之间,最常见的则是“宣龢”“政龢”等印。它们均採用连珠印的形式,与一般的方形鑒藏印在形貌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以连珠印的方式作鑒藏专用,事实上不起于宋。早在唐代,“贞观”等年号印已崭露头角。张彦远《法书要录》引窦臮《述书赋》有言:“贞观、开元,文止于二。”这是唐代人对唐代事的记述,应该是很可靠的。但我们在宋代看到的是大面积应用—因爲有如此的应用氛围,于是它便成爲篆刻史上一个饶有兴趣的现象。

“宣龢”连珠印在印面上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方形的边线苍茫古朴,内文的线条则在无意之间碰撞粘合,构成几组令人心醉神驰的对比。上下两方格的连珠本来易于刻板,但由于边线的剥蚀和底边的突然脱空,使“龢”字的几组并列的粘合线条更显得揖让合辙而且富于龙趣。一般而言,连珠印的上下两方框之间要有一定的、与印面空白合乎比例的空间距离,但“宣龢”印的间隔距离却有意排列,相反却置换出“宣”字的下半部空白,使观衆在一接触时错觉爲这部份空白即是间隔,这种错觉置换的神奇效果恐非老手不能爲之。但从作品效果上看,则有意安排刻意爲之的痕迹几乎没有:作爲精炼而又自然的典型,“宣龢”连珠印的成功简直令人惊叹不已。

线条是质实而有力的,空间是严密有序的。在同类型的传世作品中,如南宋“绍兴”印在连珠格式上虽然无大变,但作品的对比效果显然逊色多多。即使另一方更完整的“宣龢”连珠印,也显得较爲板滞因而缺乏天趣。故尔,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又是同样的功用;不同的际遇和不同的偶然效果,还是使这方“宣龢”连珠印鹤立鷄群。醇厚、娴静、周详、精炼、老到、自然还有对比的恰到好处,大可以槪括我们对它的总体审美感受。

宣和内府的赵佶皇帝是很儒雅的,洁凈而辉煌灿烂的内府,玉题金躞,有这样一方珠圆玉润的鑒藏印,顿时萌生拂拂淸气……。

为您推荐

晋代官印(书法)

晋代官印(书法):晋代官印最明显的标识,是当时统治者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在印文中均冠以“亲晋”或“晋率善”等字,如“亲晋羌王”、“亲晋氐王”或“晋率善倓佰长”、“晋鲜卑归义侯”等。在製作方法上,同三国时一样,除铸..

战国官玺(书法)

战国官玺(书法):战国玺是战国时期各国玺印的总称。传世的战国玺可分爲官玺和私玺两大类。统治者任命各级官吏颁发玺印,作爲行政权力的凭证,调迁时缴回。我们现在见到的白文官玺有司徒、大府、计官、相邦等;朱文官玺有司寇..

汉将军印(书法)

汉将军印(书法):将军印在古代印章中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由于人们习惯把两汉、新莽到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的印,泛称爲汉印,将军印也不例外地包括这一阶段。绝大多数将军印的面目,多爲率意之作,这是因爲军情骤变,临时在军中..

汉私印(书法)

魏晋私印(书法)

魏晋私印(书法):魏晋时代的私印,其印大小,大多数爲2.4cm见方,也有略小于此者。印文多爲汉缪篆体,也有悬针篆体。在印体组合形制上,有承袭汉制的套印、两面印和五面印、六面印等。在印文内容方面有姓名印、书简印、成语印等..

商玺(书法)

商玺(书法):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安阳殷墟出土了三颗铜质玺印,并着录于《邺中片羽》(初集,1935年;二集,1937年)中,徐中舒首先感叹这是“惊人之发现”,“由字体论之,皆当爲殷物”(《考古社刊》第二期)。容庚断言:“《邺中片羽》书..

宋细边篆书楷书朱文印(书法)

宋细边篆书楷书朱文印(书法):宋代是官印的大盛期,粗边的官印是上承隋唐遗风,但宋代官印并非只是步趋而已。在传世各种官印格式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特殊的类型:细边楷书式篆书官印。 这类官印普遍流传于中下级官吏阶层。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