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周时期的人崇尚迷信,往往以龟甲、兽骨来占卜吉凶,卜后在甲骨上刻下所占事项及其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称“甲骨文”。
刻有文字之甲骨,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相传1899年为清王懿荣、刘鹗等发现。1904年孙诒让着《契文举例》,始加以考释。其后继续出土甚多,先后约有十余万片。文字结构不仅已由独体走向合体,且已有了大批形声字,造字原则基本符合“六书”要求,是相当成熟的一种文字。在今天可识之汉字中,以甲骨文为最古。
在4600余甲骨文单字中,有1700多个字已可辨识。近百年来研究甲骨文专着甚多。近年中国科学院有《甲骨文合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