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右帖(书法)

陕右帖(书法):

【简介】:

宋·王素书。纸本。楷书。尺牍一则。凡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六十九字。29×29.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载入台湾《故宫书画录》卷三。

【赏析】:

书法作爲一门空间艺术,有一个区别于其它空间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徵:即由书法线条按文字书写的规範对空间进行连续分割而产生的独特的时间效应,以及与这种时间效应紧密相关的运动感。我们在行书和草书中可以比较明显地感知这种连续的运动和由此而来的时间特徵,而在欣赏楷书时,比较容易忽略这一点。

王素的这件小楷书简,一个明显的特徵是线条的活力。他以行书笔法写小楷,每一笔的起笔都承接前笔之势,而笔画的末尾,又含有向前运动的势态,产生了“笔断意连”的动势,有一种平稳、均匀的运动感。正是这种运动感使他那纤美瘦健的线条产生了飞动的活力,也正是这种运动感所产生的张力使得那疏润的行间中似乎具有一种无形的运动,使通篇连成一个紧密的整体。虽然线条的力度和变化都有不足之处,个性风格也不鲜明,但我们仍然能从中领略到一种淸雅超然的艺术境界。

由于有“宋人不尙楷书”观念的影响,因此,王素的楷书尺牍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其书法具体的用笔,文字结体等等,而是其整体的形式感,也就是这篇尺牍的书写形式。

当欣赏的眼光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章法构成的时候,再拿起古人的尺牍、手札,它带给我们的是嚮往、怀恋和叹爲观止的快感。遗憾的是,历史已不再爲我们提供回复到这种形式的条件了。

王素的这篇楷书尺牍,书法并不是一流的,但它的尺牍形式却具代表性:拉开的行距、紧凑的字距与尺牍下部的空白,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自然而又像是充满了一种无形的规定性。

古人将毛笔与文字看作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作爲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尺牍与信札),而我们今天已将毛笔书法作爲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来学习和研究。二者旣有联繫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的尺牍和手札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因爲其中洋溢着前人的情趣与神韵,这是碑刻摩崖所不能替代的,也是今天有意爲之的书法艺术作品所不能替代的。

为您推荐

李建中(书法)

李建中(书法):【小传】: 南唐保大三年—宋眞宗大中祥符六年(945—1013)。字得中,自号巖夫民伯。其先开封人。祖倜,避地入蜀。太平兴国八年登进士甲科。历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工部郞中。性閑静,恬于进取,三次求掌西京留守御史台..

名茶帖(书法)

名茶帖(书法):【简介】: 宋·张方平书。纸本。楷书。尺牍一则。凡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四十九字。25×32.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书画滙考》、《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

自书松扇五诗卷(书法)

自书松扇五诗卷(书法):【简介】: 宋·林逋书。纸本。行书。32×302.6cm。书于天圣元年(1023),故宫博物院藏。《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滙考》、《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续编》等着录。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

大佛名经并图卷第六(书法)

富弼(书法)

富弼(书法):【小传】: 宋眞宗景德元年—宋神宗元丰六年(1004—1083)。字彦国。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奇之,曰:“王佐才也。”仁宗复制科,举茂才异等。庆曆二年爲知制诰,明年,拜枢密副使。至和二年拜同中..

三君帖(书法)

三君帖(书法):【简介】: 宋·林逋书。纸本。行书。31.2×19.1cm。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赏析】: 每当我看到林逋的《行书手札》,眼前便不由自主地闪现出这样一组画面:在那远离钱塘繁华闹..

林逋(书法)

林逋(书法):【小传】: 宋太祖乾德五年—宋仁宗天圣六年(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刻志苦学。景德中,放游江淮。及归,结庐西湖之孤山。性恬淡好古,高节迈俗。眞宗闻其名,屡赐粟帛。诏令州,县常礼遇之。卒,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