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墓誌(书法)

曾巩墓誌(书法):

【简介】:

宋·沈辽书于元丰六年(1083)。楷书。四十二行,行五十一字。搨本。113×114cm。此誌一九七〇年出土于江西省南丰县南郊崇觉寺附近。现藏江西省博物馆。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集评】:

宋沈括《梦溪笔谈》:“从弟辽喜学书。尝曰:‘书之神韵,虽得于心,然法度必资讲学。’”宋苏轼《东坡集》:“沈辽少时本学其家传师者,晚乃讳之,自云学子敬,病其似传师也。故出私意新之,遂不如寻常人。”宋楼钥《攻媿集》:“沈云巢妙于楷隷,诸书备古今体,寸墨尺纸,落笔则爲人争取。”宋李之仪《姑溪集》:“叡达特立不群,遂能名家,虽未可入神,盖可入妙。”

【赏析】:

宋徽宗曾向米芾问及当朝以书名世者,计有蔡京、蔡卞、蔡襄、黄庭坚,沈辽亦在其列。以对后世的影响论之,沈辽远远不及蔡、黄、米。《挥尘余话》载:“(沈)辽大工翰墨。王文公、曾文肃学其笔法,荆公得其淸劲,而文肃传其眞楷。”看来,黄庭坚的评语是写实,并非阿谀之词。

沈辽的书迹,传世者鲜。其行书,尙有秋杪帖、想望风采帖、动止帖流传。其楷书,更不多见,因此,他的楷书曾巩墓誌铭对于窥见其楷书风貌进而全面了解他的书艺是颇爲重要的。

此誌楷书,是沈辽逝世前两年的作品,时年已五十有二。对于沈辽的楷书,米芾曾以“沈辽排字”相讥评。何谓排字,结合沈辽的楷书审度,自可见出。沈辽作楷,用笔平稳,不苟且轻浮,特别注意每个字内各个部件的排列组合,讲究方整端严,反对“分制无法”。所以,他的楷字令大小均停,字脚一般齐平,不喜作欹侧的妩媚之态,亦不生突兀的剑拔弩张之势,似有颜字的气象。这些特点,在他本人的心目中,是私意出新,正是不同寻常人之所在;在米芾眼中,却是了无生气的着意“排字”;以今人的眼光视之,似乎显得拘泥,少了许多意趣。

其实,沈辽并不乏才情风标,兼及他的行书成就来全面评价的话,他决不在蔡京父子之下。或许沈辽过于执着结字的法度这一端而影响了他对楷书体的全面探索,何况楷书在北宋已呈衰微之势。土壤已经贫瘠,难有喜人的收穫。

沈辽的楷书在实践的领域并不成功,但他始终把握着“书之神韵,虽得之于心,然法度必资讲学”这一基本认识。神韵得之于悟性,法度资之以学问,这正是宋朝兴起的“文人书法”的核心观念,他的楷书,当然应该是这种观念投射下的产物了。

为您推荐

钦闻帖(书法)

钦闻帖(书法):【简介】: 宋·韩缜书。纸本。楷书。尺牍一则。凡五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十八字。28.1×29.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画滙考》、《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吕大防(书法)

吕大防(书法):【小传】: 宋仁宗天圣五年—宋哲宗绍圣四年(1027—1097)。字微仲。其先汲郡(今河南汲县)人,迁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遂家焉。进士及第。元丰初知永兴军。元祐元年拜尙书右丞,进中书侍郞,封汲郡公。超拜尙书左..

别久帖(书法)

别久帖(书法):【简介】: 宋·钱公辅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十五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零二字。27.3×41.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载入..

北客贴(书法)

韩缜(书法)

韩缜(书法):【小传】: 宋眞宗天禧三年—宋哲宗绍圣四年(1019—1097),字玉汝,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六子,绛之弟,登进士第,签书南京判官。擢殿中侍御史,神宗时以天章待制知秦州。元丰中累迁同知枢密,进知院事。哲宗立,..

屯田帖(书法)

屯田帖(书法):【简介】: 宋·沈遘书。纸本。楷书。尺牍一则。凡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六十九字。28.2×31.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画滙考》、《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

王安石(书法)

王安石(书法):【小传】: 宋眞宗天禧五年——宋哲宗元祐元年(1021—1086)。字介甫,小字貛郞,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庆曆二年进士。除签书淮南判官,召试馆职,知制诰。嘉祐三年上书,力主变法。神宗即位,召爲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