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专业 :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设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分别设立于2006年和2007年。为了涵盖这3种不同类型的本科外语专业,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成立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时,将其任命为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自此有了“外语类专业”这一新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总方针是向俄国学习,因此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外语教学基本上是俄语教学。直到50年代中后期,英语成为外语教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并逐步取代俄语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外语专业教学不断增设欧洲和亚非语种。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中国高校所教授的外国语高达41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部于1980年筹建了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十年两届任期内审定了百余种英语教材,为高校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1992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决定成立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相继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教学大纲和相应的四、八级考试大纲,对中国的外语教学起到了引领、指导和监督作用。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外语语种已多达60种,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正式进入本科专业目录。由此,外语类专业的概念逐渐形成。
就涉及面最广的英语类专业教学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英语教学模式基本延续了民国时期大学英语的模式,主要侧重外国文学和文化的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高校通过引进苏联的外语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 英语教学主要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20世纪80年代末,英语教学开始探索“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中国部分英语专业方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专业体系的完善,教育部分别于2006年、2007年增设了翻译本科专业和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在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与英语相关的专业有3个,即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由此,英语专业的概念发展为英语类专业。
外语类专业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尤为突出。其专业教学以外国语言、外国文学以及国别研究等为主要内容,并兼顾通识教育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内容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强调通识教育和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相融合,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外语专业水平。其中,通识教育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融合,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主要包括外国语言、外国文学和外国国家的文化教育,旨在夯实外语基础知识,强化外语技能训练,着重培养综合外国语言的运用能力。
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稍有不同。翻译专业主要聚焦“中文——某一目标语(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的内涵,并将笔译和口译知识及能力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内容。商务英语专业则还涉及商业、航运、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