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27.8×60.6cm。书于元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08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一)。
【赏析】:
苏东坡的这件行书跋语,一照面便觉淸秀温和可人。要从某种书体来释苏东坡效法的渊源都难以凖确,这便是大手笔的惊人之处。这件作品显然已融入了诸家的特色了。从文章内容看,东坡的表达比米芾来得详尽,口吻也慢条斯理,没有那种行路匆匆,火烧火燎的急促迹象。他把每个字都表达得很完善,纯然楷法,秩序井然,八法皆备。这使我们对东坡的名句:“眞生行,行生草,眞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基础使他造就了诸如《黄州寒食诗》、《天际乌云帖》等名作。这就是规範的效果。按部就班是苏轼书法进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否则难以到达天眞烂漫的最高境界。这件跋语不是苏轼最高成就的代表作,是他基本功的眞实体现,洋溢着锺王的笔趣,不少字与兰亭如出一辙,淸纯委婉。前人有苏东坡用笔“左秀右枯”之说,这件作品就难以寻觅这种痕迹。别的不说,最难表现并延伸于右的“故”、“使”、“吏”、“及”、“人”,都是那么形仪翩翩,潇洒自如。东坡在题跋或赠诗稿中有与米芾不同之处,他是以整体面目出现的。致敬、提名、落款,字之大小一律,情感流动一致,与米书简札、尺牍对比观,殊有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