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徽宗赵佶书于1122年。时年四十岁。纸本。草书。31.5×1172cm。《石渠宝笈初编》、《格古要论》着录。辽宁省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集评】:
淸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书法学怀素,而腕力弱甚。”
【赏析】:
如果作一粗略的划分,所有作品的用笔都可以归爲两类:一类以流畅的运动爲特徵,线条外廓较爲光洁,一类以艰涩的行笔爲特徵,由于作者自己爲运动所设置的阻力,使行笔时产生微小的颤动,线条外廓不平整。当然,枯笔和粗糙的纸张都会影响线条外廓的光洁,但它们与第二类用笔所带来的边廓的细小波动是很容易区分的。第一类笔法在淸代碑学兴盛以前,一直是书法史上主要的用笔方式。赵佶草书千字文即是一件典型的作品。
那些尖细的笔触很容易使人产生尖薄和率意的感觉,但是,当我们沉入线条中—像沉入一条河流那样,任随线条的推移和线条内部的旋转、弯折、昇沉将我们裹挟、簸弄,则能从中获得十分特殊的体验。这是一条极爲流畅的河。节奏轻捷,但线条不失力感。线条内部运动当然不如晋人,亦不如唐人丰富,但这是过于迅疾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自叙帖》亦然。
狂草作品笔法丰富性方面的损失是可以在线结构的丰富变化中得到补偿的,但此卷重複的线型太多,而且同一行中形状、尺度相近的弧线或斜线有时重複三四次,对于一件每行只有五六字的作品来说,不能不带来某种单调感。
作品中大多数单字外廓都隐隐呈一圆形,同时相邻各字往往大小接近,虽然疏朗的空间分割使各字能较好融合,但说明赵佶的感觉模式中单字仍然是难以折解的空间组织。作品虽然藉帝王之尊表现出自信而洒脱不羁的一面,毕竟不如唐代狂草气象开阔。
作品用的是描金云龙纸,名贵,但这种精细加工的纸张很光洁,书写时线条容易浮滑。难爲赵佶。他用的笔倒眞値得羡慕。弹性极好,亦极爲精緻。人们说这件作品从头到尾毫无倦笔,我倒更愿意说,这支笔毫无倦意。也许正是靠这一类出色的工具,赵佶轻松地实现了从“瘦金书”到“千字文”节奏的转换。
《草书千文》淸时入内府,《石渠宝笈》着录。全帖长三丈有余,卷用描金云龙纸,展卷颇有华美绚丽的气象。自然,旧时描金云龙纸也只有大内有藏。这龙袍龙冠龙座龙廷,龙是皇帝专用之象,象徵皇权;一般民间由于御讳是不敢触禁违碍的。
《草书千文》在用笔上一气呵成,极奔放驰骋之致。徽宗作楷精工细琢,作行书犹不免气弱;唯作草书则是疾徐缓冲,提按顿挫,轻重粗细,方折圆转,互相间交叉得极有旋律,是一种自然的富于音乐感的气度。又此帖卷长三丈,书有九十九行乌墨余笺,耀耀夺目,诚所谓长篇大观,帝王风姿跃然眼前。再回视淸代的皇帝如乾隆等书法,那简直是虚肿做作,不啻霄壤之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