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福帖(书法)

申福帖(书法):

【简介】:

宋·吴说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十四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三十四字,28.4×39.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等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赏析】:

由于唐太宗竭力推崇,才使得王羲之书风流派宏扬天下。心摹手追古今不绝,吴说亦是其中不甘落后的一人。《致款士提举家丞尺牍》更是继承王氏书风流派的典型作品。

集正、行、草诸体于一纸,源于《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敎序》,如果说怀仁和尙是出于无奈,那么吴说当是有意追求无疑了。比之王书《圣敎序》,吴说在这件作品裏更是极尽字体变化之能事,似乎是以此来表达对前贤的爱慕与敬佩,寄託了要使王羲之书风延绵不断得到发扬的理想。

整件作品自然流畅优雅,给人以缠绵悱恻的情感效果,弥补了王书《圣敎序》刻意单薄的不足,形成一气呵成的效果。线条丰满且有弹性,柔软处见遒劲,整体有典雅妩媚之姿,不失庄严持重之态。由于诸体互爲流通、渗透,扩大了人们的想像,丰富了审美底蕴,形成了隐隐约约的朦胧效果。

由于作者对王羲之、智永书法的精神有着精微的领悟并在作品中运用自如,虽诸体杂揉,仍无造作与不协调之嫌,反而给我们带来多姿多彩的审美效果。

在将此作与王氏书风相比的同时,还可以辨别出其间细微然而深刻的差异,作品分明透射出他们各自的艺术个性:一方面渊源有主,一方面又有独创之处。这兴许就是吴说存在价値的原因吧!

为您推荐

均休帖(书法)

均休帖(书法):【简介】: 宋·杨无咎书。纸本。行草书。尺牍一则。凡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八十六字。29.8×14.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载入台湾《故宫书画录》..

录示文字帖(书法)

录示文字帖(书法):【简介】: 宋·米友仁书。纸本。行书。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赏析】: 米友仁是米芾长子。照例说,他日承庭训,耳濡目染,应该比谁都具备靑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越条件,但其实不然,他的书法不仅远逊于吴..

草书千字文卷(书法)

草书千字文卷(书法):【简介】: 宋·徽宗赵佶书于1122年。时年四十岁。纸本。草书。31.5×1172cm。《石渠宝笈初编》、《格古要论》着录。辽宁省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吴郡重修大成殿记(书法)

蔡行勅(书法)

蔡行勅(书法):【简介】: 宋·徽宗赵佶书。纸本。行书。35.5×214.6cm。辽宁省博物馆藏。刊于《辽宁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集》、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赏析】: 徽宗皇帝的瘦金书人所共知,但他的行书却难得爲人见到..

欲借风霜二诗帖(书法)

欲借风霜二诗帖(书法):【简介】: 宋·徽宗赵佶书。纸本。瘦金书。七言、五言诗各一首。凡十行,每行十字,第六行七字。33.2×6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式古堂书画滙考》、《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故..

赵佶(宋徽宗)(书法)

赵佶(宋徽宗)(书法):【小传】: 宋神宗元丰五年—宋高宗绍兴五年(1082—1135)。神宗第十一子,初封端王,后爲徽宗。在位二十五年,怠于国政,疏斥正士,重用奸邪。以至国弱民贫,边警屡起,终于亡国虏身,困死北域。惟好书画,御府所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