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帖(书法)

去国帖(书法):

【简介】:

宋·辛弃疾书于淳熙二年(1175)。纸本。34×21.2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集评】:

明李日华《六研斋之笔》:“辛稼轩弃疾,才情豪放,见于塡词诸作,书法未有闻,亦未之见。甲戌春仲,得观一卷,乃行书劄子,浑厚沈婉,有苏栾城风气,绝无拔剑駡坐之态,人之不可相如此。”

【赏析】:

辛弃疾在历史上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英雄,在文学史上又是一位才华横溢、别立一宗的大词家。只是书法,因传世之作极少,故鲜爲人知。辛弃疾自靑年时期起,追斩恶僧义端、轻骑生擒叛徒张安国、巧剿茶商军和创建飞虎营等传奇性武绩,就灿然炳辉史册。这样一个横刀立马的血性英雄,在军旅旁午之余将河山之恸、故土之思、权奸当道之愤、壮志难酬之恨,发洩爲悲壮慷慨之声,激扬奋励而爲一篇篇豪放隽逸的词作。其文学成就与苏轼齐名,“有不可一世之槪,……屹然别立一宗”(见《四库全书提要》)。明代文艺评论家李日华评辛弃疾之书法,谓“浑厚沈婉,有苏奕城风气,绝无拔剑駡坐之态,人之不可相如此”,洵非虚言。武绩如此,令勇夫折服拜叹,词笔如此,敎学士拍案称绝,书法偏浑厚沈婉,无拔剑駡坐之态,却有苏辙(奕城)圆润淸秀的风气。这裏,旣矛盾,又自然和谐。这是武将和才子的多侧面才能的显现。苏辙书法风格,一般认爲类同其兄苏轼,行书都是横势取向,但瘦劲之处与苏轼的丰肉骨劲相比,也自有一家风气。辛弃疾《去国帖》写得举止閑雅,姿态横生淸逸之趣,神情确实多苏奕城之风气。若对照苏奕城的《致定国承议使君尺牍》等行书帖看,辛弃疾此帖在章法、结字等方面似借鑒于奕城。不过,《去国帖》的意态端正,藏巧于拙,浑厚沈婉,与苏帖行书之墨丰姿妍和雍贵风致,又各有胜处。

为您推荐

辛弃疾(书法)

辛弃疾(书法):【小传】: 宋高宗绍兴十年—宋宁宗开禧三年(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少与党怀英同学。后参加耿京义军,爲掌书记。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趋金营,缚之以归,率师归宋。援承务郞。累迁大..

冬令帖(书法)

冬令帖(书法):【简介】: 宋·楼钥书。纸本。行书。劄子一则。凡二十五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三百一十四字。共两页,前页34.1×40.7cm,后页34×31.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四)。 【赏析】: 楼钥..

观李氏谱牒帖(书法)

观李氏谱牒帖(书法):【简介】: 宋·吴琚书。纸本。行书。凡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十四字。原帖与吴琚书焦山题名同在一纸,31.3×39.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识语《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碎锦帖(书法)

行状残卷(书法)

行状残卷(书法):【简介】: 宋·张栻书。纸本。楷书。33.4×57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 【赏析】: 张栻与宋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张栻爲学主“明理居敬”,认爲“居敬有力,则其所穷者益精;穷理浸明,则其..

楼钥(书法)

楼钥(书法):【小传】: 宋高宗绍兴七年—宋宁宗嘉定六年(1137—1213)。字大防,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隆兴进士,除温州敎授,光宗时擢起居郞,兼中书舍人,寻直学士院,迁给事中。时朱嘉论事忤韩佗胄,除职南部。钥..

论语集注残稿(书法)

论语集注残稿(书法):【简介】: 宋·朱熹书于淳熙四年(1177)。纸本。25.9×13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赏析】: 晦翁行书,运笔极快。《论语集注》残稿,使人见到一种“文思涌发,如凔海波澜,不可遏止”之势的信笔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