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称《靑州逢山县舍利塔下铭》。隋仁寿元年(601)十月刻。隷书。十二行,行十二字。额十二字。题名二列,列四行。51.6×51.6cm。孟弼书。旧在山东益都城南广福寺。曾归长白端方。时额已失,右角泐二十四字。旧搨可见全文。
【赏析】:
汉代以后写得较好的隷书碑刻并不太多,《靑州舍利塔下铭》这块隋代石刻也算是其中之一。隷书之中杂有楷书的写法,本是在楷书盛行之后难以避免的现象。要处理得恰如其分,水乳交融,又不致使这类楷法隷体格调太低,是相当不容易的。这篇隷书的作者却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细看“爲”、“造”、“诸”等字,楷书的笔意是很明显的。从整个字体的结构来看,基本上也是取法于楷体:每个字的结体较爲松散,笔画分割空间时都很均等,不像汉隷结体紧凑,疏密得当。这本是一种欠缺,在作者的笔下,却成爲书风宽博大方的特色,不能不使人佩服书者的巧妙手法和艺术造诣。
此中的诀窍并不神秘,主要是书者使锋弄毫的熟练本领。作者的书法用笔技巧是高明的。在整个书写过程中,笔锋的起倒、出入、藏露、提按、轻重、疾徐、收发,无不随着手腕的灵活转动而运用自如。这裏心意、腕指、笔锋已经完全融爲一体,爲塑造书法形象而翩翩起舞,由此产生出符合生命节律的较强笔势,才使得这种外貌平平的隷书饶有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