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碑(书法)

夏承碑(书法):

【简介】:

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也称《夏仲兖碑》。东汉建宁三年(170)六月立。宋元祐时(1086—1094)在四川资州出土。明嘉靖时(1522—1566)遭地震裂毁。今存河北永年县者,爲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府唐耀重刻。隷书。十四行,行二十七字。额阳文篆书,三行九字,“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存世较爲可信的原石搨本爲华氏眞赏斋本,后归李春湖。有翁方纲长跋。有翻刻本。华氏本有正书局影印。科普出版社《中国历代书艺槪览》有局部影印图版。文物出版社、台湾中华书画出版社有影印本《夏承碑》。

【集评】:

明王世贞跋此碑云:“其隷法时时有篆籀笔,与锺、梁诸公小异而骨气洞达,精采飞动,疑非中郞不能也。”淸王澍评此碑云:“此碑字特奇丽,有妙必臻,无法不具。汉碑之存于今者唯此绝异,然汉人浑朴沉劲之气,于斯雕刻已尽,学者观此,当知古人有此奇境,却不可用此奇法。”淸程瑶田评此碑云:“余以爲非中郞不能作。中郞有九势八字诀,惟此碑无诀不具,无势不备。当以此爲汉世诸碑字之冠。”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其字隷中带篆及八分。洪承相谓其奇恠,眞奇恠也。有疑其僞者,然笔致有一股英毅之气,决非后人所能及。”康有爲《广艺舟双楫》评其书“高浑”,并云:“然有芝英、龙凤之势,盖以爲中郞书也。吾谓《夏承》自是别体,若近今冬心,板桥之类。以《论语》核之,必非中郞书也。”

【赏析】:

此碑结体舒展疏朗,有潇散空灵之感。在用笔上中锋、侧锋兼用,有些笔致颇似汉简,如“大”字的撇捺,“之”字的点,“孙”字的鈎,率眞而自然。此碑线条粗细对比强烈,第一个“之”的上面两点,“府”的横画,“君”的第三横,都瘦挺纤细,而“君”字的第一、二横,“之”的撇捺却很粗,形成显明对比。另外在一画之中,粗细变化也较大,如“大”字的一捺,上细下粗,由于细的点画较多,使每个字显得疏朗潇散,再加上较长的波势和上挑的撇鈎,此碑显得飘逸、松动,有一种较强的动蕩感。此碑在笔画的姿态上也力求变化,“大”、“掾”和两个“之”字的捺笔,区别很大;“大”和“府”的横画,一曲一直;“君”字的三横起笔、曲直程度各不相同。此碑有巧妙的结体和取势,“府”字左顾,“大”字右盼,“君”与“尉”,“之”与“椽”,“孙”与“之”也都是呼应的关係。同时,在左右结构的字中,也靠势使两半相连,如“尉”字的笔画几乎不沾连,是一种松散的形体,可是“寸”和“”左顾右盼,密切相连。“”下边有松散的四点,并形成一个下凹的弧度,与“寸”字的鈎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大的弧线,与上面的弧相呼应。“”是一个三角形在左,“寸”是一个倒三角形在右,处理得极爲妥切。由于结构和取势的巧妙,从单个字到整篇,都给人一种形散神聚的感觉。另外在结体中,“府”字的“亻”,“君”字的上部横折。“孙”字的右旁上部,都是篆书的结体,这些字仍保留着从母体中脱胎出来的痕迹,篆书的渗入,不仅无生硬拼合之弊,反而古意盎然,绮丽多彩。

隷书到东汉后期成熟定型,经历了数百年的历程。然而,由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汉隷中依然残存着“篆意”─这一点,《夏承碑》尤爲显着。

《夏承碑》字形方整,结字收纵有度,邂就得宜,运笔提按顿挫、藏露方圆“有妙必臻,无法不具。”而点画中浓厚的篆籀意态,显示了书者对古文字象形遗意的刻意追求。

《夏承碑》原石久佚,我们无法想象它的原貌。从现存搨本看来,集篆籀隷楷各法于一体,奇诡多姿。而其法、意的“趋今”与势、态的“拟古”,使该碑难免杂异、雕饰、矜夸之弊,以致“汉人浑朴沉劲之气,于斯雕刻已尽。”因而,“存世搨本皆重刻本”之说应属可信。我们不妨认爲:重刻本和原石书法的精神风貌是颇有距离的,其“古雅”之处,是后人的“作古”,亦即后来的刻手(或书手)对古人及汉碑书法精神风貌的误会所致。

不过,《夏承碑》新奇灵活的艺术构思及娴熟的书写技巧仍足资借鑒;其柔韧内敛的线条予人以圆润遒丽的美感;奇诡多姿的艺术特色使之成爲隷书碑刻中的重要作品。

为您推荐

少室石阙铭(书法)

少室石阙铭(书法):【简介】: 也称《嵩山少室石阙铭》、《中岳少室石阙铭》。无刻石年月。据淸王澍考爲东汉延光二年(123)三月刻。在河南登封邢家铺。与《太室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合称爲《嵩山三阙》。分东西两阙..

沈传师(书法)

沈传师(书法):【小传】: 唐代宗大曆四年—唐文宗太和元年(769—827)。字子言。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德宗时官至尙书右丞、吏部侍郞。以书名。传世书迹有《罗池庙碑》、《黄陵庙碑》、《柳州石井铭》等。《旧唐书》卷..

玄秘塔碑(书法)

玄秘塔碑(书法):【简介】: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一敎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立。386×120cm。裴休撰,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字。正书。二十八行,行..

卢璠墓誌(书法)

楚金禅师碑(书法)

楚金禅师碑(书法):【简介】: 全称《唐国师千佛寺多宝塔院故法华楚金禅师碑》。唐贞元二十一年(805)立。僧飞锡撰,吴通微书。正书。三十二行,行字数不一。在陕西西安。淸王昶《金石萃编》着录。【集评】: 明王世贞《弇州山..

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书法)

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书法):【简介】: 东汉延平元年(106)十二月刻。隷书。淸光緖间(1875—1908)山东曲阜出土。曾归长白端方等。今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上爲“阳三老”三字,下三行,首行二十八字,二行二十四字,三行二十三..

延光残碑(书法)

延光残碑(书法):【简介】: 又称《延光四年残碑》、《都官是吾残碑》、《是吾残碑》。隷书。漫漶甚。五行,行字数不可计,存约四十字。有竪界文。额横列五行,亦隷书。东汉延光四年(125)八月立。淸康熙六十年(1721)在山东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