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表造虎函刻石(书法)

张表造虎函刻石(书法):

【简介】:

东汉光和六年(183)十二月二十一日刻。隷书。五行,计四十字。淸光緖三十四年(1908)山东东平出土。今藏山东济南图书馆。

【赏析】:

《虎函刻字》与《白石神君碑》同时代。灵帝在位,正是后汉不景气的几世之一,政治、经济走下坡路,但隷书的演进却已到了日臻完备的地步。杨守敬《隷释》云:“白石神君布置方整,但缺乏汉隷气骨,全与魏晋碑相若,或后人用旧文重刻者。”这一时期的碑刻,可以说也在走下坡路。缺少生气,弃朴质而求华丽,艺术语言僵化,渐离汉隷的精神。《虎函刻石》似乎更接近于仅有三年距离的《三老赵宽碑》,字形方整,有肃穆之象。《虎函刻石》第一列“光和六年十二月丁丑”,与《三老赵宽碑》落款处“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似出自一人之手。两石又同时有《华山》、《校官》诸碑的长处。

《虎函》从点画到结构比较随意。“光”字末笔,一任其长,眞如野鹤閑鸥,飘飘欲仙。“和”字左右两部分配合默契,让左敛右,游刃有余。“酉”字、“南”字上面一横纵逸而灵动,下部拘谨,以求动与静、放与收的和谐统一。“年”字四横,互相照应,茂密之中有疏朗之气,最后一横收场着实精彩。

为您推荐

韩仁铭(书法)

韩仁铭(书法):【简介】: 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东汉熹平四年(175)十一月刻。碑原在河南荥阳。金正大五年(1228)爲荥阳令李辅之发现。淸康熙年间曾一度佚失。后又发现,移荥阳县署。一九二五年迁置荥阳第六中学内..

熹平石经残字(书法)

熹平石经残字(书法):【简介】: 传爲蔡邕书。东汉熹平四年(175)刻,爲官方校正《五经》文字刻石。建于洛阳太学。有《书》、《诗》、《仪礼》、《公羊传》、《论语》。共四十八石。几经兵火徙乱,蕩佚无存。后自宋代偶有残石..

堂谿典嵩高山请雨铭(书法)

堂谿典嵩高山请雨铭(书法):【简介】: 又名《嵩高山石阙铭》。误称《季度铭》。东汉熹平四年(175)刻。在河南登封,刻于《开母庙西阙铭》之下。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高九寸五分,前八行略高分许,中有界道,广五尺四..

娄寿碑(书法)

熹平残碑(书法)

熹平残碑(书法):【简介】: 东汉熹平二年(173)十一月立。淸乾隆五十八年(1793)爲黄易在曲阜东郊访得。残碑现在山东曲阜孔庙。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一尺四寸,广一尺三寸。”隷书。存八行,首行八字,二行十三字,三至..

郑固碑(书法)

郑固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郞中郑固碑》。东汉延熹元年(158)四月立。碑在山东济宁。宋时即已漫漶。隷书。十五行,行二十七字。淸初仅存上段二百五十四字。雍正六年(1728)李鵾得原碑下右角存二十四字。乾隆四十三年..

鲁峻碑(书法)

鲁峻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故司隷校尉忠惠父鲁君碑》。也称《鲁忠惠碑》。东汉熹平二年(173)四月立。在山东济宁县学。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一丈一尺五寸,广四尺五寸。”碑阳十七行,行三十二字;碑阴二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