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下碑(书法)

郑文公下碑(书法):

【简介】:

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郑道昭书。北魏永平四年(511)立。正书。五十一行,行二十九字。1266.4×361.6cm。额正书“荥阳郑文公之碑”二行七字。碑后刻宋政和三年(1113)秦岘等正书题名四行。在山东掖县云峰山之东寒洞山。有淸光緖初年搨本。上海艺苑赏眞社有影印本。

【集评】:

淸包世臣《艺舟双楫》:“北魏书《经石峪》大字、《云峰山五言》、《郑文公碑》、《刁遵墓誌》爲一种,皆出《乙瑛》,有云鹤海鸥之态。”淸欧阳辅《集古求眞》:“笔势纵横而无乔野狞恶之习,下碑尤爲瘦健绝伦。”淸叶昌炽《语石》:“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诗》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野,如筚路蓝缕进于文明,其笔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褚、虞、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眞书以来,一人而已。举世啖名,称右军爲书圣。其实右军书碑无可见,仅执《兰亭》之一波一磔,盱衡讚叹,非眞知书者也。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列爲“妙品上”。

【赏析】:

郑文公碑爲何会具如此的魅力—它在书坛上赢得了一种持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使它享有与王羲之相抗衡的“北方书圣”的盛誉。它使东瀛墨客趋之若鹜,因得睹眞颜而泪洒残石。这不甚奇崛的笔画、不甚规整的结体,作爲楷书来欣赏,却难以令一般人爲之首肯。

但是,我们只要把这种现象的接受同整碑大的气象结合起来看,只要具有澄怀味象的静观态度,就会不难发现《郑文公碑》的魅力。

如果说艺术作品中有两种夺人心魄的力量,那么一种是先声夺人,另一种则是后发制人。而《郑文公碑》显然属于后一种类型。

一般规整的楷书,时代距我们愈近其规整愈甚。由于规範的不断严谨,法则的不断完善,在易识、易辨、易学上逐步得到强化。但是在风姿美韵上却不断受到削弱。在《郑文公碑》的规整楷书中,有人可以看到“云鹤海鸥”之态,循着这种意识线索前行,我们也会惊讶地发现这种笔画的走向,在字体的形态转侧翻舞中,又确实可以产生类似的审美体验。笔画轻柔舒展,姿态如同随手拈来,但又似乎深藏着用心。我们宝在难以相信这份“自然”中会有一番筹划。难怪后人在《郑文公碑》前尝有如此感叹:“书法何须‘创新’,只要写出《郑文公碑》的味道,此生足矣!”

淸代那位天才的书法家赵之谦不过在《郑文公碑》的基础上显示了一番自己的用心,便蔚爲一代大家气候。这同时也更加反衬出郑道昭之伟大。

而这块掖县云峰山的《郑文公下碑》较之于平度天柱山的《郑文公上碑》,在水平、风采上正好与其命名相反。

为您推荐

云峰山石刻四种(书法)

云峰山石刻四种(书法):【简介】: 北魏摩崖刻石。《中明坛题字》,正书,三行共十四字,字径二寸余。《游槃之山谷题字》,正书,三行,行五字,字径尺余。《白云堂题字》,双鈎正书,一行三字,字径八寸。《云峰之山题字》,正书,一行四字,字径..

郑道昭(书法)

郑道昭(书法):【小传】: 生年不详,卒于北朝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荥阳开封人,字僖伯。郑文公羲次子,自号中岳先生。少而好学,综览群言。初爲中书学生,迁秘书郞,徙员外散骑常待,迁国子祭酒。出爲平东将军、光州刺史、转靑州..

元保洛墓誌(书法)

元保洛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永平四年(511)二月刻。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41.2×38.2cm。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赏析】: 魏碑因..

鲁衆造像记(书法)

刘未等四人造像记(书法)

刘未等四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刘未等四人造弥勒像》。北魏景明三年(502)十一月刻。正书。石断爲二。记在下半,十二行,行六至七字不等。下题名十二行,四周另有题名十行。原在河北房山石佛寺,曾归长白端方。《中国..

比丘尼法行造像记(书法)

比丘尼法行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永平三年(510)四月刻。正书。八行,行八字,末行四字。 【赏析】: 作爲佛敎造像的副产品,北魏许多碑刻不过只具有说明和镌记叙事的功能,这是当时书写者的初衷。就象在《比丘尼法行造像..

元思墓誌(书法)

元思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正始四年(507)三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七字。59.4×61.5cm。一九一六年河南洛阳徐家沟出土。曾归德化李氏。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人们对于书法的鑒赏,每每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