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冠军将军燕州刺史元使君墓誌铭》。北魏延昌三年(514)十一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二十六字,53.5×49.2cm。淸宣统二年(1910)在河南洛阳城北张羊村西北出土。出土后即爲日本太仓喜八郞所得,藏太仓集古馆,后毁于一九二四年日本大地震。罗振玉辑入《六朝墓誌菁英》。日本兴文社辑入《增订寰字贞石图》。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有翻刻本。翻刻本四行“幼则奇伟”之“奇”字缺末笔。
【赏析】:
它刻于北魏延昌三年(514),此时落后的鲜卑族不可能很快地吸收汉文化的全部先进因素,但又无所谓正统的束缚,因此,首先使楷书入碑,严格地说,是楷隷夹杂的混合体。这也如同胡人说汉话,腔调不纯而形成半隷半眞的杂体,这是在特异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异的书法艺术。
此墓誌的笔法,点划淸劲峻利,方圆并用,以方爲主,收笔自然,行笔中锋,鈎趯及捺笔多侧锋出之。在笔势上,点的形态变化大,有些字的点呈稜形,还有些字的点成平仰状态,从中可以看出隷书之意,而且点大都独立,显得淸劲。横划都往右上倾斜,竪划多向右倾斜。长撇厚重,短撇劲健犀利,有的起笔圆细,中间粗,收笔细;有的起笔粗方,收笔细;个别还有起笔细,收笔粗的。捺笔有些斜捺向右下出,还有些字的出捺完全抹去稜角,给人以流畅奔放的感觉。鈎以驻笔侧锋出之,鈎长而挺,背抛鈎独具特色。转折处提笔顿笔成方,然后提笔转锋下行,折处厚重方整。其字体结构在奇侧中求平衡,在重心稳的前提下任意变化且结体潇洒而有风神。结体奇特,通过大撇大捺的运用,使人从中感受到魏碑书法艺术的峻利、质朴、潇洒、严谨,并从中看到隷书向魏碑演变过渡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