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

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

【简介】:

全称《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摩崖书。东汉永平六年(63)刻。石在陕西褒城(今勉县)北石门溪谷道中。爲现存东汉摩崖刻石中之最早者。宋绍熙末(1194),石刻爲南郑令临淄晏袤所发现,刻释文于其旁。后爲苔藓所掩,六百余年无人知。直至淸爲毕沅重新发现,爲世所重。现石移置汉中博物馆。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石横广一丈二寸;宽前段三尺二寸五分,中段四尺五寸,后段五尺五寸。”隷书。十六行,行五至十一字不等。艺苑眞赏社有缩印本。科普出版社《中国历代书艺槪览》有局部缩印图版。《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集评】:

淸刘熙载《艺槪》:“隷之古也。”方朔《枕经堂金石书书题跋》:“以篆爲隷,亦由篆变隷之日,浑朴苍劲,前之《鲁孝王石刻》、《天凤石刻》,后之《祀三公山碑》、《延光残碑》、《裴岑纪功碑》、《河南侯碑》、《李苞开通阁道题名》均不及”。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变圆爲方,削繁成简,遂成汉分。”“以篆笔作隷者”。杨守敬《平碑记》:“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摹拟,此之谓神品。”

【赏析】:

此石二字气魄宏伟,力量外张,布势饱满,笔力遒劲,以篆意作隷,藏头护尾,笔画较细但不致小气单薄。横竪笔画平直中取斜势,静中取动,安稳中见飘逸。“开通”二字横竪笔画较多,特别是“开”字,全是横竪构成,若将横竪一律写平正,势必呆板,而“通”字之“辵”部与平正的横竪又很难协调。书者将“开”字、“通”字横、竪由平正写成略微歪斜,“辵”部一捺写得较平,整个“辵”部与二字整体笔画趋向和谐并统一于平稳运动的势态之中,这正是此石刻用心之处。整体看,从“开”字的第一笔至“通”字的最后一笔“一以贯之”,气息通畅,“通”字的“甬”部写得十分饱满,而“辵”部紧紧与其抱合,使平匀的布白中产生疏密对比变化。

结字注重取势,使字字高古奇伟。“开”字所有横画,一律向右上倾斜,打破一般的平衡方法,运用重複的手段,使此字取得整体的动势。“通”字更令人惊骇,“甬”部夸大到如此地步,奇伟之气咄咄逼人,令常人不可以梦见!

开通褒斜道刻石不愧是我国书法遗迹中的一朶奇葩。

为您推荐

鲁北陛石题字(书法)

鲁北陛石题字(书法):【简介】: 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刻。民国三十一年(1942)山东曲阜城北灵光殿旧址出土。篆书。存“鲁六年(即景帝中元元年)九月所造北陛”、“六五乙”十二字。柯昌泗辑入《汉晋石刻略录》。 【赏..

永始二年乘舆鼎铭(书法)

永始二年乘舆鼎铭(书法):【简介】: 永始二年(公元前15)。此搨片爲原尺寸,铭文约五十字。日本《书道全集》(2)刊入。 【赏析】: 《乘舆鼎》的铭文是古隷书在西汉铜器上的使用。但是这种笔画平整,无波磔的古隷书和成熟的汉..

五凤刻石(书法)

五凤刻石(书法):【简介】: 也称《鲁孝王刻石》。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六月四日刻。金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庙时出土。今仍在曲阜孔庙。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石高一尺五寸,广二尺三寸。”隷书。三行,共十三字,北..

江陵凤凰山木牍(书法)

东安汉里刻石(书法)

东安汉里刻石(书法):【简介】: 亦称《曲阜汉墓画像题字》。一九三一年出土于曲阜城东一座汉墓内,计出土文字刻石二方,画像石十四方。文字刻石均属“汉篆”。一石刻字一行,凡十字,曰:“山鲁市东安汉里禺石也”,搨本240×28cm..

阜阳汉简(书法)

阜阳汉简(书法):【简介】: 阜阳汉简于一九七七年出于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墓主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子夏侯灶,卒于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因此阜阳汉简的下限不会晚于这一年。安徽省阜阳地区博物馆藏。刊于《中..

西汉木传(书法)

西汉木传(书法):【简介】: 在汉代,无论是官吏因公务,还是一般百姓因私事,要往来于各地,必须持有政府发给的证件。这些证件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棨、传、符、过所;而且,官吏和一般百姓所使用的证件在形式上也略有差异。《汉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