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平夷碑(书法)

汉平夷碑(书法):

【简介】:

又名《汉任尙碑》。隷书(古隷)。东汉永元三年(91)刻。碑係一块天然不规则(上窄下宽)石片,实爲碣。130×54cm。石面有裂痕及破碎处。碑上字迹磨捐严重,计有字五行,每行字数不等,尙存约七十字左右,每字约五至六cm。有碑额,古隷“汉平夷碑”四字。碑文可辨识者仅二十余字,除第一行开始“惟汉永元三”和第二行起首“任尙”等字外,余均读不成句。碑于一九五七年在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松树塘村北草原上发现,现存巴里坤县文化馆内,係建国以来新疆境内发现的惟一的汉代石碑和西域汉碑中年代最早和惟一有碑额的刻石。碑搨尙未影印出版。

【赏析】:

继《裴岑纪功碑》、《刘平国颂》、《沙南侯碑》之后,新疆境内又发现了《汉平夷碑》石碣,这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重大发现,也是书法界的可喜收获。

这些镌刻在天然石块上的汉字,体在篆隷之间,气呑瀚海大漠。隷书笔画的鈎挑波磔,蕩漾在篆书结体的曲折圆转之中,非篆非隷,亦篆亦隷,旣可称“缪篆”,又可称“古隷”。书体的精妙,使《祀三公山碑》闇然失色,令《裴岑纪功碑》退避三舍。实爲汉碑中又一瑰丽的奇葩。

在西域汉碑中,《汉平夷碑》年代最早,书体也最古,又是西域诸汉碑中书风最爲端整的古隷。用一句先贤欣赏碑帖常用的口头语来讚叹,就是“良可宝也!”

曾爲淸代以隷书着称的大书法家伊秉绶所取法的《裴岑纪功碑》,也是书体庄重的古隷。与之相比,则二者气韵绝然不同。《裴岑纪功碑》在规正之中,气势饱满。如同打足了气的球体,充满了一股磅礴欲出的力量,意蕴含蓄。笔画的刚劲不如《汉平夷碑》;《汉平夷碑》则在谨严之余,笔势开张。就像天山上初昇的太阳,华光四射,朝气蓬勃。笔力的开拓胜过《裴岑纪功碑》。《裴岑纪功碑》的沉凝之力,收于字内;《汉平夷碑》的莽野气势,发于笔外。就是这几根边塞征夫书写的残缺不完的线条,却凝结了永垂千古的凛然之气,摄人魂魄。观之如对“拔剑已断天骄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汉家飞将。大汉王朝当年牢笼天地、弹压山川的神威,至今尙能令人迴肠蕩气。

为您推荐

莱子侯刻石(书法)

莱子侯刻石(书法):【简介】: 又名《莱子侯封田刻石》、《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等。新莽天凤三年(16)二月刻。石原在山东邹县卧虎山下,淸乾隆五十七年,爲王仲磊最早发现。嘉庆二十二年(1817)移置邹县孟庙。现仍..

大吉买山地记刻石(书法)

大吉买山地记刻石(书法):【简介】: 又称《昆弟六人买山地记》。摩崖刻石。东汉建初元年(76)刻。在浙江会稽(今绍兴市)跳山。淸道光三年(1823)爲县人杜春生访得。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搨本高四尺五分,广五尺..

司马长元石门题字(书法)

司马长元石门题字(书法):【简介】: 东汉建初六年(81)十月三日刻。石在山东文登。淸末发现。石作石阙形,共两石,分列东西。西石十三字,东石九字。共二十二字。隷书。 【集评】: 淸康有爲《广艺舟双楫》:“以篆笔作隷者”。【..

禳盗刻石(书法)

大通木简(书法)

大通木简(书法):【简介】: 一九七八年夏季,靑海省文物工作队在靑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发掘的一一五号西汉晚期墓中发现了一批珍贵木简。木简绝大部分残断,腐朽严重且已零乱,很多已经变形,经过整理、缀合、复原,完整的简长25×1..

始建国木牍(书法)

始建国木牍(书法):【简介】: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居延考古队在额济纳河东破城子、肩水金关、甲渠塞第四等地进行试掘,所获简牍计二万余枚。“始建国三年(11)出入关文书”出于肩水金关。“出入关文书”尤如今之通行证..

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

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简介】: 全称《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摩崖书。东汉永平六年(63)刻。石在陕西褒城(今勉县)北石门溪谷道中。爲现存东汉摩崖刻石中之最早者。宋绍熙末(1194),石刻爲南郑令临淄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