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东汉建康元年(144)八月十九日刻。隷书。六行,行十二字至十五字不等,有竪界格。石在山东鱼台凫阳山,道光十三年(1833)鱼台人马星垣移其家,后归长白端方,后散出。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石“高一尺四寸,广一尺五寸弱”。“字径六分”。
【集评】:
淸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隷兼篆体,笔法精隐处亦不在武氏祠堂题字之下”。
【赏析】:
此石字体虽属隷书,结体却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点画迟涩有力;虽有界线,章法亦较自由,不拘成规,行距紧凑且常有穿揷,各行浑然成一整体。此石任情率意,天眞罄露,风貌独特,生动地体现了“大巧寓拙,大华寓朴”的艺术準则。我们对汉代书法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由此或许能有一个较爲深入的感受与理解。
此石字裏行间弥散着书法艺术昇华时期那种靑春生命躁动不安的气息。这无论与我们现代人的创作心理还是鑒赏心理,都极爲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