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辞》 :
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是小说中优秀的诗作之一。仿初唐歌行,语浅意深,回环复叠。以花喻人,哀婉凄恻,如泣如诉,表现出林黛玉对环境的无奈和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也透露出她孤傲不屈的性格和对爱情的向往。
此诗补充叙事,概叙了林黛玉来贾府之后的生存境况。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与众钗搬入大观园,接着写到林黛玉葬花归来与宝玉共读《西厢》。《红楼梦》“大旨谈情”,故入园伊始,即以《西厢记》《牡丹亭》埋种情根,以两部情书绾结纲领,开启了林黛玉一生的事业。第一次葬花只是虚笔、过场,是为第二十七回的葬花蓄势。这一回先写薛宝钗扑蝶,金蝉脱壳,嫁祸林黛玉,接着就以“本回文注本回事”法让林黛玉吟出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
葬花本是文人韵事,明人唐寅有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之事,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黛玉葬花并非仅装点文人韵事。第23回林黛玉第一次葬的是落红成阵的桃花,若联系《诗经·桃夭》以桃花对新嫁娘的礼赞、陶潜《桃花源记》之桃源如梦、代代皆空的现实,其中寓意值得玩味。林黛玉的爱情和宜室宜家的愿望,就如桃源一样渺不可及。经过数次造势,至第二十七回终于让林黛玉于“饯花日诸艳毕集之期”,一边葬“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一边畅叙悲情,吟出了凄美欲绝的《葬花辞》。《葬花辞》是黛玉的第一首抒情诗,“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隐寓了作为“花魂”“诗魂”的黛玉以及众钗的最终结局。第一次葬花,听曲读文,埋种情根,为因;第二次葬花,作《葬花辞》预言众钗归宿,为果。
此诗不但是隐寓人物命运的诗谶,也有规定小说叙事走向的结构作用。作者代人而歌,却能紧扣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并隐寓人物命运,规定叙事走向,在小说韵文和代言体诗歌史上罕有其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