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燠 :
江西南城(今黎川)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派往翰林院研习国书。四十九年,任户部主事。五十三年,升贵州司员外郎。五十七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出使江南一带。后升两淮盐运使。嘉庆十二年(1807),升湖南按察使。十五年,迁广东布政使。二十年,再升贵州巡抚。道光二年(1822),以巡抚衔巡视两淮盐政。十一年,病逝于北京。
曾燠酷爱文学,倡导风雅。曾辟题襟馆于邗上,延纳四方名流入幕,诗酒唱和,成为当时文人雅集、消寒、修禊等文艺活动的重要场所。其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浅白,意象空灵,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不管是咏物还是交游,都以浓郁的抒情见长。超越了唐宋之争,在继承与融合中不失个性,表现了传统士大夫的情趣。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二编·听松庐诗话》曰:“宾翁事不专一家,不名一格。其朴实遒健者,既属称心而言;其熔铸精深者,亦复超心炼冶。性灵佐以书卷,故非空疏之性灵;才气范以准绳,故非叫嚣之才气。五律多近唐贤,七律间参宋体,惟能贯以真气,乃非貌似古人。在西江诸诗家之中,可谓能自树一帜者。”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孙星衍评其诗像老杜,评《人日游焦山诗》“雄阔而深细,非老杜不办”。曾燠的诗歌及其主持的文学活动,客观上摆脱了当时经学笼罩一切的态势,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歌的抒情写意传统。
其骈文兼有六朝、初唐之胜,幕僚吴鼒《八家四六文钞》将之视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曾燠幕府有袁枚、吴锡麒、刘嗣绾、吴鼒、王芑孙、吴嵩梁、彭兆荪、乐钧、王文治、王昶等文人,其中多为骈文家,是一个以文人为主体的文艺幕府而不是学人幕府。曾燠与幕宾彭兆荪编选的《国朝骈体正宗》,倡导雅洁脱俗,提出骈散不分,倡导古文丧真,反逊骈体;骈体脱俗,即是古文。在《国朝骈体正宗序》中,曾燠推崇六朝,贬抑唐宋,主张骈散合一,代表了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以来文章发展的方向。风格流丽,格调纤新,情感浓郁,韵味悠长。如《秋湖觞芰图序》内容从容舒缓,风格清新隽永,充满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吴鼒在《西溪渔隐外集题词》中对曾燠的骈文、诗歌作了较高评价。
曾燠辑有《江西诗征》94卷,收录2000多名江西本籍诗人诗作,对江西历代诗人作出评论,保存了大量诗作和作家小传,成为江西诗歌通代总集辑录的集大成之作。还辑有《江右八家诗》8卷,对有代表性的清代江西8位诗人作了评价,颇具艺术眼光。此外,主持刊刻了较多典籍,如《国朝骈体正宗》12卷、《苏文忠公奏议》2卷、《虞文靖公诗集》10卷、《朋旧遗诗合钞》22卷、《江右诗征》120卷,以及《续金山志》12卷、《吕子易说》2卷、《邗上题襟集》等。
著有《赏雨茅屋诗集》22卷、《赏雨茅屋外集》1卷,有咸丰十一年(1861)重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据此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