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

    《甘棠》 :

全诗三章,每章三句。《毛诗序》:“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召伯,姬姓,名奭,食采于召,作上公,为二伯,后封于燕。此美其为伯之功,故言伯云。”意思是说诗中“召伯”即西周初的召公奭。《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其在(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议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伯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认为诗中的召伯和召公截然为二人,指出:“《诗》三百篇中,召伯之名凡三见。一见于《召南》之《甘棠》,再见于《小雅》之《黍苗》:‘悠悠南行,召伯劳之。’三见于《大雅》之《崧高》:‘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这里都是指《江汉》征淮夷之召穆公虎,是宣王时人。又有召公之名,凡二见。一见于《大雅》之《江汉》:‘文武受命,召公维翰。’再见于《大雅》之《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这个召公,方是武王成王时之召公奭。我们看了这几个例证,便知《甘棠》之召伯,当然是召虎了。”考证精审。或者后来因为召公奭名声大,故流传中把召伯的事迹附会在召公奭身上。

诗三章皆以“蔽芾甘棠”开始,突出甘棠形象。蔽芾,形容枝叶茂盛之状。《毛传》原作“蔽芾,小貌”,马瑞辰说:“甘棠为召伯所舍,则不得为小。”甘棠,树名。次句三章依次分别为“勿翦勿伐”“勿翦勿败”“勿翦勿拜”,是请求对方不要损坏此树。翦,翦除。伐,砍伐。败,毁坏。拜,当即掰字。末句三章依次分别为“召公所茇”“召公所憩”“召公所说”,说明爱惜甘棠的原因。茇,通“

为您推荐

董祐诚

董祐诚 : 江苏阳湖(今常州)人。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自幼天资绝特,聪颖过人。嘉庆十五年(1810),董祐诚兄弟参加府县考试,名列前茅。之后一边游幕为生,一边继续参加科考,求取功名。嘉庆二十三年中恩科顺天乡试..

《国朝词综》

《国朝词综》 : 王昶编。王昶(1724~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上海)人。生于雍正二年(1724),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著有《春融堂集》68卷。曾选有《明词综》12卷,意在补朱彝尊《词综..

董基诚

董基诚 : 常州阳湖(今武进)人。幼时家贫,与弟董祐诚随父远宦。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刑部,荐升郎中。以知府分发河南,署怀庆,调南阳,补开封。为官勤谨,有政声。道光二十年(1840),以劳瘁卒于官,年五十..

《灵芬馆诗话》

曾燠

曾燠 : 江西南城(今黎川)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派往翰林院研习国书。四十九年,任户部主事。五十三年,升贵州司员外郎。五十七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出使江南一带。后升两淮盐运使。嘉..

邵齐焘

邵齐焘 : 江苏昭文(今江苏常熟)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11岁时拜乡贤江万川为师。乾隆七年(1742)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尝献《东巡颂》,时称为扬、班之亚。居词馆10年,落落寡合,年36即罢归。为..

彭兆荪

彭兆荪 : 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幼禀庭训,研读经史,打下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9岁随父宦居边塞,开阔见闻。15岁应顺天乡试,即声满名场。尝为江苏布政使胡克家、两淮盐运使曾燠幕宾。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