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概 :
安徽桐城人。姚莹之孙,姚永朴弟。幼承家学,早著文名。18岁补诸生, 23岁中解元。后屡试礼部不第,以大挑二等选授太平县教谕。又举博学鸿儒,皆不就。光绪十二年(1886),姚永概客王先谦江阴署中校勘《续皇清经解》,继在两淮盐运使扬州江人镜署充幕僚,深受王、江二人的器重。
吴汝纶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时,姚永概师之甚久,也为吴汝纶所器重。吴汝纶对西学、新学的接受与引进,对传统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良,姚永概深受影响。光绪二十八年,吴汝纶回家乡创办桐城中学堂,姚永概助力甚多,为总监之一。光绪二十九年,安徽高等学堂创办,姚永概受聘为教务长。光绪三十二年,时任安徽提学使的沈曾植在赴日本考察新政归国后,便着手创办安徽师范学堂,姚永概被公推为监督。翌年,姚永概受命赴日本考察学制,归国之后提倡教育改革,多有建树。1912年,姚永概应北京大学校长严复之聘,任文科学长一职。1914年,清史馆成立,姚永概与其兄永朴应赵尔巽之聘为纂修。1918年,徐树铮于北京创办正志学校,延请姚永概为教务长。1923年,因病卒于桐城,终年58岁。
姚永概长于文学,尤工诗。宣统年间,沈曾植曾取他的诗作与马其昶的古文合印成册,誉之为“皖之二妙”,有“通伯文章叔节诗”之说。其为文“气专而寂,澹宕而有致,不矜奇立异,而言皆衷于名理”(林纾《慎宜轩文集·序》)。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亦评其诗曰:“秀爽而为警炼,沉郁而能顿挫;早喜梅宛陵、陈后山,晚乃出入遗山,语必生新,而意在独造;是则曾国藩所谓劲气盘折,欲以古文义法通之于诗;亦其家风然也。”
姚永概毕生以兴学育才为己任,矢志革新,并以语体文编写《孟子讲义》《左传讲义》;与兄姚永朴合编《国文初学读本》《历朝经世文钞》等教材,供师生阅读、讲用。为人清静寡欲,远绝仕途。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首脑段祺瑞、徐世昌多次招聘入阁,他一概拒绝说:“吾如处女,少不字,老乃字耶?”著有《慎宜轩日记》《慎宜轩笔记》《慎宜轩诗集》《慎宜轩文集》《孟子文法读本》《桐城姚氏诗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