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 : 亦称《荀卿新书》、《孙卿子》。儒家著作。战国荀况著。刘向《别录》作《孙卿子》三十二篇,《隋书·经籍志》作《孙卿子》十二卷。今本乃唐杨倞所注,改名《荀子》,分二十卷,共三十二篇。其中多数篇章为荀况自作,少数出于门人记述。其文长于论辩,说理精透,结构严密,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用譬喻,多排偶句,形成质朴又醇厚的独特风格,对后世说理文有一定影响。又有五篇短赋,为一种散文式的赋体;另《成相辞》篇,运用说唱形式表达作者政治思想,有人认为乃后世弹词之祖。《劝学》、《正名》、《儒效》、《乐论》、《非相》等篇,论及与文学有关问题。大旨宣扬人性本恶,强调后天努力的必要性。其中“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大略》),尤被重视。对言辞辩说的要求是“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道”即儒家的礼义道德,认为《诗》、《书》、《礼》、《乐》皆归之(《儒效》)。实开后世文章必须明道、征圣、宗经之先河。而《乐论》论及诗乐的产生与政治的关系等特有的社会作用,既继承孔子等人的儒家传统,又有不少发展,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通行有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本,梁启雄《荀子柬释》,商务印书馆1936年刊印。

为您推荐

劝学

劝学 : 散文篇名。见《荀子》。论述人的才能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出要把“礼”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一代胜过一代的积极进取精神。是我国古代最早对于学习的目的、意义、作..

左传

左传 :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亦称《左氏春秋》。配合《春秋》的编年体史书。其作者历来众说纷纭,司马迁、班固皆认为是鲁人左丘明所作;近人则以为非一人一时之作,于战国初编定成书。《春秋》仅是简括的大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 亦名《吕览》。杂家著作。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三千编成。“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史记·吕不韦列传》)。二十六卷。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共一百六十篇。因..

韩非子

晋楚城濮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 : 散文篇名。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叙晋、楚为争霸而在城濮交战。晋在战前促成晋、齐、秦三国联盟,又离间楚与盟国曹、卫之关系。临战时晋文公虚心纳谏,上下团结;而楚方君..

介之推不言禄

介之推不言禄 : 散文篇名。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叙晋文公归国接位后,封赏随从出亡之臣,独介之推不争利禄,与其母“隐而死”。重点描写介之推与其母之对话。先向其母说明文公能回国即位..

晋公子重耳出亡

晋公子重耳出亡 : 散文篇名。见《左传·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叙重耳长达十九年之流亡生活及在秦穆公帮助下回国夺取政权之经过。晋国内乱,重耳被迫出亡,流亡途中受到各国不同礼遇。卫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