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 : 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古代文学有韵文和散文两大源流,《诗经》、《楚辞》是韵文文学的先导;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是散文文学的开端。散文产生于文学发明以后。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言、记事的简短文字,是1898年发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卜辞少则几个字,多则数百字,记录了当时占卜的内容,如卜问今日降雨将来自何方?降雨是上帝让年景丰足?还是不让年景丰足?这些记录占卜的文句是记叙散文的萌芽。我国最早的成篇散文集是《尚书》,也是最早的历史散文。它以记言为主,大都是一些誓词、文告及告诫之词,其中也有一些记事文字。后来的《春秋》、《国语》、《战国策》逐步有所发展,注意运用当时的口语,讲求文字的表现力,篇幅也由短及长,在记叙中能够比较细致地记述复杂的事件和人物的特征。从这几部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轨迹。《左传》和《战国策》在历史散文中成就最高,受到历代散文家的重视。此后的贾谊、晁错、司马迁以及唐宋和唐宋以后的著名学者,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春秋以来,特别是到了战国,奴隶制衰落,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兴起,生产力得到了一定发展。尤其是“士”阶层的兴起,活跃了整个社会。他们为了取得人知,争相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主张,游说讲学,著书立说。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士”,后世通称诸子,他们的言论就是诸子散文。代表性的著作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注重文采,言简意赅,富于哲理,多警句。在文体方面,诸子散文也有很大创造,不仅有大量政治、伦理、哲学、军事、教育方面的专题论文,也有驳论性质的辨难问对,还有故事形式的说理文。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