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刀十三法 : 篆刻刀法,前人众说纷纭,唯“用刀十三法”较有代表性。即:正入正刀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刀法、冲刀法、涩刀法、迟刀法、轻刀法、埋刀法、舞刀法、覆刀法、留刀法、切刀法、平刀法。
- 欢迎来到文学网!
用刀十三法 : 篆刻刀法,前人众说纷纭,唯“用刀十三法”较有代表性。即:正入正刀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刀法、冲刀法、涩刀法、迟刀法、轻刀法、埋刀法、舞刀法、覆刀法、留刀法、切刀法、平刀法。
天安门诗歌 : 1976年清明节前后,以悼念周恩来总理为契机,首都人民在天安门广场自发集合,以诗歌为武器,强烈抨击“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专政,形成了一场波澜壮阔、震惊中外的群众诗歌运动。在当时,天安门事件被定为“..
新时期历史小说 : 建国初三十年,除了革命斗争历史题材的小说出现繁荣局面,一般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处于萧条境地。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文学创作的种种禁区,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多作家潜..
反思文学 : 继伤痕文学之后,80年代初又出现了反思文学。它是对我们党和国家30年来所走过道路进行回顾思考和重新认识,从更为广阔和深远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纵深上,为曾经泛滥一时的极“左”思潮溯本求源,它既是伤痕文学..
寻根文学 : 寻根文学是紧接着伤痕、反思、改革的文学浪潮而涌现的一股新的有意识有理论主张的文学潮流。1985年前后,青年作家韩少功、阿城、李杭育、郑万隆、郑义等人,连续发表理论文章,张扬“文化寻根”的旗帜。所谓..
改革文学 : 在80年代的改革大潮面前,文学理所当然地要反映改革,塑造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创业英雄形象。继伤痕、反思文学之后,改革文学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成为一度时期文学的主流。1979年,蒋子龙发表的《乔厂长上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