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孔子诗论》 :
共29简,其中完整者仅1简,长55.5厘米。简长在50厘米以上者5简,40厘米以上者8简。其他简残损较多,共整理出约1006字。简文引述孔子论《诗经》的原话,作者应该是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写成于战国前期,但简文的抄写应该是战国晚期。收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1册中,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1年11月出版。篇题由整理者马承源根据内容拟定。
《孔子诗论》是目前所能见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孔门《诗经》学作品,原文是一篇有严密组织和中心主旨的论文,其中保存了许多孔子论《诗经》的材料。有些内容是序言性质的,概论《颂》《大雅》《小雅》与《国风》。其中所引孔子的“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意”的说法,是对传统“诗言志”等观念的继承与发展。这类概论性质的简,简端上下留白,每简大约38至43字,不像其他简满简书写。有些内容是论述《诗经》中的具体篇目,通常是数篇为一组一论、再论或多次讨论。有些单支简上只提《国风》中的篇目,有些是《国风》《大雅》或《国风》《小雅》混合并论。共涉及60篇,除两三篇不好确定,其他皆见于今本《诗经》。本篇多阐发诗的本义,亦涉及性、情、德、命等内容,往往用“孔子曰”的形式引述孔子的话,夹杂作者自己的申述,是七十子及再传弟子著述的常见风格。
《孔子诗论》可以让我们认识孔子的《诗经》学观及《诗经》学贡献,了解先秦《诗经》学的真实面貌,重新审视《毛诗序》,纠正汉代以来的误说。随《孔子诗论》产生的新学问,将对中国《诗经》学研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