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
《礼记·郊特牲》存有一首相传是伊耆氏的蜡祭之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被视为“祝文之祖”。古人认为人神不能直接沟通,必须借助祝官,祝官通过祝辞向神表达,神灵才能感知。《周礼·大祝》有“六祝之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策祝。”祭祀对象、目的不同,祝辞也不同。《文心雕龙·祝盟》总结周代各类祭祀的常用套语:“庶物咸生”之类用于祭祀天地;“旁作穆穆”歌唱于迎拜日神之祭;“夙兴夜处”用于祔庙之祭;“多福无疆”用于卿大夫以少牢祭祀祖先之时;出征时祭祀社稷、上帝及所到之处的神灵,无不有特定的祝辞。
有些祝辞要书于简策或玉石上。如《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即位“尹佚策祝”;又周武王病重,周公向先王祈求欲代武王死的祝辞,封存于金滕之匮。宋代出土的战国时秦国的《诅楚文》,即祷战的策祝。《文心雕龙·祝盟》说:“蒯聩临战,获佑于筋骨之请;虽造次颠沛,必于祝矣。”说的是《左传》哀公二年铁之战,卫太子蒯聩祈求祖先神灵保佑自己不要断筋、骨折、伤面的《战祷》。20世纪末陕西华阴县出土的两枚玉版上刻写有相同的文字,记述秦王骃因病祷祀华大山明神,希望得其保佑,病体康复,这是先秦祷病祝辞的实物。
祝辞是献给神灵的,虔诚和敬畏是其最大的特点。《文心雕龙·祝盟》总结:“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祈祷之式,必诚以敬;祭奠之楷,宜恭且哀。”宋代陈骙《文则》认为祝祷辞的特点是“切而悫”,也强调其恳切与诚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