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生事 :
明末金圣叹为解决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区别而提出,从正面确立了小说本质内涵。金圣叹指出:历史叙事是“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然后“算计出一篇文字来”;小说叙事则不然,它是“因文生事”,“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在金圣叹看来,事与文可以互不相干,“文所本无,事所必有”,小说叙事意在于文,不在于事,即以文为主。以这种事、文分立观为基础,因文生事说侧重点在文,即从艺术的内部规律及其与审美主体的关系来探索小说叙事的特点。
金圣叹说的笔性,实际指文中驱动着材料安排组织的一种张力或惯性,即所谓“不得不然者”。正是由于笔性在行文过程的制约和支配作用,作家才无中生有地创造出特定的情境,特定的情境又派生出其他文字,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金圣叹认为《水浒传》是典型的因文生事,他认为小说创作的目的,重点不在讲述故事,而主要在于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金批《水浒》第三十三回评:“其(作者)胸中自有一篇绝妙文字,……特无所附丽,则不能以空中抒写,故不得已旁托古人生死离合之事,借题作文。有彼其意,期于后世之人,见吾之文而止,初不取古人之事得吾文而见也。”明确指出,在事与文之间,小说重点在文,事为文料;在时间序列上,先有文,后有事。与史书相较,小说作品中文与事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即文为主,事为宾,不是文表现事,而是事展示文。金圣叹甚至认为小说“胜似《史记》”,把小说艺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金圣叹的因文生事说揭示了小说叙事的自我衍生能力,而摆脱了事之真伪的纠缠,使小说理论批评走上了相对独立的美学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