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
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移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幼读私塾,1912年入中学,191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哲学系本科,1920年修完课程提前毕业。在北大期间,勤奋好学,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加入平民教育讲演团。在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朱自清以一首白话新诗《“睡罢,小小的人”》登上现代文坛,后成为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的发起人之一,并成为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
大学毕业后在浙江、江苏等地任中学教员约五年。其间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支持湖畔诗社和晨光文学社的活动,并与叶圣陶、俞平伯、夏丏尊、朱光潜等人结为挚友。1922年出版的文学研究会诗歌合集《雪朝》,内收朱自清诗歌19首。1923年,发表240余行的长诗《毁灭》,被誉为“当代之《离骚》”。抒发了作者虽孤独伤感却面向现实和人生的心境:“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一时期创作新诗约50余首,郑振铎说他的诗作“功力之深厚”,“远远地超过《尝试集》里的任何最好的一首”,显示出新诗坛主将的实力地位。同时期创作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则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
朱自清手迹
1924年诗歌散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8月,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以散文为主。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集中作品均为作者真切的见闻和独特的感受,以平淡朴素、清新秀丽的文笔而独树一帜。其中的《背影》《荷塘月色》等篇,感情真挚,意境幽深,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朱自清的散文以娴熟高超的技巧和缜密细致的风格,显示了新文学的艺术生命力,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杰出散文家的地位。杨振声评价他的散文“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
从1925年任清华学校的国文教授起,朱自清就已经开始将人生的重心转移到了学术研究,1928年更是明确表示“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那里走》)。纵观他一生的成就,学术研究占了很大的比重,在中国文学批评、古典诗学、现代诗学、歌谣等领域都有不凡的建树。
1931年8月,他按例休假一年,远赴英伦考察西方人文艺术,而后游历欧洲两月。这次访英游欧的国外生活,是朱自清重要的文化经历。文学创作方面,国外休假重新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回国后,他发表多篇游记,结集出版《欧游杂记》(1934)、《伦敦杂记》(1943),文艺主张也从早年的“意在表现自己”(《背影·序》)变为“避免‘我’的出现”(《序言》)。叶圣陶认为朱自清早期散文过于注重修辞,而此时的散文文体之完美与口语之运用已达纯熟的地步。1935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1936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的《给亡妇》情意真挚,凄婉动人。
朱自清写的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日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自清随校南迁,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与联大师院国文系主任。后由于健康原因,辞去行政职务,集中精力教学。因一家分居数地,生计艰难,曾在私立中学兼任国文教员。著作有《经典常谈》,又与叶圣陶合著《精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等文学研究著作。同时潜心于古典诗词创作,有《犹贤博弈斋诗抄》稿本,收诗近百首。在昆明与成都,他加入若干抗战文学社团,多次发表演说,主张文艺为抗战服务,并提倡新诗要汲取歌谣的营养,要写得大众化、口语化,为抗战事业贡献力量。
1946年5月联大宣告结束,三校复员。朱自清于10月返回北平, 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在他人生的最后两年,朱自清完成了从“五四”初期标举科学、民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向战后“走向民间”的新知识分子的转型。1947年的《论不满现状》宣告了这次学问、人生的转型。从“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他通过两部学术论集《标准与尺度》《雅俗共赏》表明了自己的“现代立场”“人民立场”。
1948年6月,他签名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因严重营养不良,于8月12日在北平病逝。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一生著作近30种,200余万言,大部分收入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文集》(1953),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朱自清全集》(第2版,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