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
有古今之分。在古代又称日录、日谱、日历,指按日期记事的文字,为最早出现的官方修撰的史书体例之一。现代所能见到的商周时期依干支记录事的甲骨卜辞,已开将占卜内容附着于日期之后的“日记”体例。
按《隋书·经籍志》,西汉武帝时有《禁中起居志》,虽是按月成册,编年体例,实则是“逐日记载”的日记体。此外,《新唐书·艺文志》载唐偕有《日录》一卷;《宋史·艺文志》载录唐天祐二年《日历》一卷。可见在甲骨卜辞影响下的官修史书中,无论对人事、物象,均有按日纪事的体例。官修史书的日记体自南北朝以后,逐渐被用于个人著述或纪事。如南朝宗懔《荆梦岁时记》,多于具体日期下记录风俗习尚。据唐人冯贽《记事珠》载“于授幼年读书,数珍珠以记,日则一遍”,则已开现代个人日记体先例。至宋代个人日记更广为流行,陆游《老学庵笔记》称“黄庭坚有日记,谓之家乘”,而陆游自己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录》亦为日记体。余如欧阳修《欧公日记》、韩淲《涧泉日记》、吕希哲《侍讲日记》等均见于宋人尤袤《遂初堂书目》。元明清则有《水东日记》《越缦堂日记》等。这类古代的日记,已摆脱“起居注”之类官修日记的拘谨刻板体例,是形式内容多样、样式灵活的随笔、笔记体,与现代的日记体已很接近。
清刻本《入蜀记》卷首页
在现代生活中,日记一般指个人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予以记录的文字。与一般备忘录和随感录的重要区别在于,除标明年、月、日时间要素外,更在于它是个人秘密的保存,是自己与自己灵魂的对话。特点是形式灵活,手法多样,内容通常以记叙为主,是作者积累资料、帮助记忆、总结心得、提高写作和各方面水平的重要写作方式。现代日记可以分为生活日记、工作日记、观察日记、学生日记作文、自然日记、心情日记等多种类型。
由于日记体在依日记录的基本格式下,内容可以自由变换,故而除了用于记录日常生活,也每每被移用于文学创作,被称为日记体文学,分日记体散文和日记体小说两类。日记体散文所写基于客观事实,同时进行了文学提炼和润色,如郁达夫《日记九种》《达夫日记》、胡适《胡适留学日记》、徐志摩《志摩日记》等。而日记体小说所写的人和事则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虚构,塑造出全新的艺术形象。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及丁玲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