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怡老会 :
杭州古称武林。武林怡老会是由张瀚发起的。张瀚,字子文,号元洲,仁和(今杭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庐州知府,改大名。万历元年(1573)升吏部尚书,后以忤张居正罢归。十三年,以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辞官回乡闲居的张瀚,邀请潘翊、褚相、沈蕃、林凤、顾楫、王体坤、孙本、陈善、郇鉴、朱玑、张洵、饶瑞卿、沈友儒、吴皋、许岳等近20位同乡缙绅,在西子湖畔结社唱和,称为武林怡老会。
关于结社的缘起,张瀚《武林怡老会序》云:“昔唐季香山会凡九人,遗老李元爽、老衲如满在其中,其狄兼谟、卢贞以年不及稀,虽会不列,赋诗同游七人而已。绘图画像,流传迨今,使人羡慕无已。要在操德励志,仕宦勉修政行,家食无忤乡评,非徒冒荣名积岁月,饮食宴乐,流连光景已也。”(《武林怡老会诗集》卷首)由此可知,张瀚的武林怡老会旨在效仿唐代白居易的香山九老会,在“饮食宴乐,流连光景”之同时,达到“操德励志”的目的,与纯粹意义的文学社团稍有不同。
武林怡老会是明代较为典型的怡老社团。社友多为致仕家居、德高望重的高年诗人。他们大多数曾经担任中低层官员,有的还是朝廷的高官,如张瀚、陈善。依其年齿,分别是:潘翊官松江府同知、伊府左长史,年九十。禇相官饶州同知,年八十四。沈蕃官福州通判,林凤官中书舍人,年皆八十三。顾楫官沙县知县,年八十二。王体坤官中书舍人,孙本官深州知州,年皆八十一。张瀚官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年七十九。陈善官云南左布政使,郇鉴官南陵知县,年皆七十六。朱玑官淮安府同知,张洵官吉安府同知,饶瑞卿官龙安府推官,年皆七十五。沈友儒官扬州府同知,吴臬官河南周府长史,年皆七十二。许岳官广东按察司副使,年七十一。另外还有金钟、张溥、钱文升有诗见于《武林怡老会诗集》中,无疑也都是社中成员。金钟《春会诗》曰:“十九人中寿算多,一千四百数还过。累沾雨露培衰质,那觉光阴似掷梭。席上襟期余道义,尊前景物值融和。揆端久伫虞廷望,嘉树何能第玉珂。”(《武林怡老会诗集》)诗中明确讲到社友人数及其寿数之高,并状写年老之态、惜时之心和结社情景,具有迫切感。
武林怡老会制定了结社条约:“一、会期以四季仲月,若有事,不妨或前或后;二、会日会处,任主者定,先期三日总一柬传达书知,至期不复邀,巳刻咸集;三、饮食各充其量,客不固辞,主不强劝,舆从各自给,仍戒勿抢嚷;四、意兴所到,率意成诗,成不成,工不工,各自得也;五、坐间谈山川景物之胜,农圃树艺之宜,食饮起居之节,中理快心之事,若官府政治、市井鄙琐,自不溷及;六、画像不全具,缘会日偶遇徐生,遂次第起描,不终日而十余人皆具,后补写传来,不能一一,遂仅刻如左。”(《武林怡老会诗集》)这些条约对结社的时间安排、运作过程、相关事务作了具体交代,尤其是对结社内容和趣向予以规定,体现了社团明确的思想宗旨,即回避政治,拒绝鄙俗,陶醉于山水之美,回归自在之趣。文学则“意兴所到,率意成诗”,以“自得”为尚。这与张瀚序中“陶陶然而为山泽散人”的说法相统一,而所谓“怡老会”之“怡”,于此亦获得了真正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