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 :
江苏荆溪(今宜兴)人。少能属文,早年怀经世之志,与李兆洛、张琦及包世臣互相激励。好读史书,喜欢阅读古代将帅兵略,兼习骑射击刺。清嘉庆十年(1805)中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后与知府王毂不合,引疾归。道光八年(1828)起,退隐金陵(今南京),潜心学术,“以寓平生经世之学,借史事发挥之”(魏源《荆溪周君保绪传》)。晚年复任淮安府学教授。
周济专意于词学,是常州词派的重要理论家。其词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词辨自序》《介存斋论词杂著》《宋四家词选》以及《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学论著中。《词辨》是周济在嘉庆十七年(1812)授课所编的十卷本选本,今仅存两卷。道光二十七年(1847)潘玮据抄本刊刻,卷首附《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据以入编。道光十二年(1832),周济编《宋四家词选》指示作词门径,并且写下了晚清词史上著名的《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周济的词学思想主要为“词亦有史”论、“寄托”论、“四家”之学词路径以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接受论。他承接张惠言“意内言外”的主张,回应经世致用思潮的时代呼唤,提出“诗有史,词亦有史”(《介存斋论词杂著》),并把这种主张体现在所著《词辨》和《宋四家词选》之中,拓展了词的思想格局和境界,使得词“体益尊,学益大”(谭献《复堂日记》)。周济还先后提出了词创作的“寄托有无”(《介存斋论词杂著》)和“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之说,将具体而微的“有寄托”提升到一种具有广泛的涵盖性和包容性的“无寄托”的境界,实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接受。周济抛开以豪婉分正变的传统认知,对前代词人,推崇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王沂孙四家,提出“问途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的学词途径,是所谓“宋四家”说的先导。周济的词学理论突破了古代词学理论的藩篱,修正、丰富了张惠言词论的内涵,充实、完善了常州词派的理论。
周济的词作未能如其词论那样有突破和创新,但亦能自铸面目,表现出柔婉韶秀的词风,体现出“浑厚”的审美追求。较好的作品如〔长亭怨慢〕《新竹》、〔疏影〕《风竹》、〔南浦〕《晴竹》、〔高阳台〕《雨竹》等,借物寄情,皆言尽而意无穷。但有些词作如〔夜飞鹊〕《海棠》、〔金明池〕《荷花》,场景迷离、寄托深曲,过于隐晦。
早期词作结集为《存审轩词》2卷,初刻于道光三年(1823),后修订名为《味隽斋词》。其后期词作结集为《止庵词》1卷。三者共收录词作208阕。陈乃乾所编《清名家词》收录《味隽斋词》。周济青年、中年时期作品见于《求志堂存稿汇编》,由其侄孙周恭寿刻于光绪十八年(1892);晚年作品由盛宣怀在宣统年间辑录于《止庵遗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