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词》

    《圆明园词》 :

王闿运著。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清咸丰五年(1855)举人。为诗虽标榜六代,然亦偶涉三唐,陈衍《近代诗钞》谓其“七言古体必歌行”,而徐世昌《晚晴簃诗汇》称其“犹长七古,自谓学李东川。其得意抒写,脱去羁勒,时出入于李、杜、元、白之间,似不得以东川为限”。《圆明园词》是王闿运七言歌行中最脍炙人口者,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称“诗出,辇下争写”。

圆明园为清代大型皇家宫苑,坐落于北京西郊。始建于康熙,而毁于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之兵燹。同治十年(1871)春,王闿运再次来到北京,偕好友徐树钧、张祖同等在驻守参将廖承恩的安排下,游览凭吊圆明园遗址。抚今追昔,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此诗。徐树钧为之序。

《圆明园词》凡126句,882字。首先追记圆明园兴废之始末。“十八篱门随曲涧,七楹正殿倚乔松。轩堂四十皆依水,山石参差尽亚风”,诗人浓墨重彩渲染鼎盛时期之构建繁华,气象宏阔。及至“当时只拟成灵囿”“岂意元皇失恭俭”,则言最高统治者的奢靡荒淫,已种下危机的祸根。以后的国事艰难,最终导致“鼎湖弓剑恨空还,郊垒风烟一炬间”。接着是描绘劫后之破败景象,这是诗人此次游历所亲见:“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荆棘”“湖中蒲稗依依长,阶前蒿艾萧萧响”“宁知乱竹侵苔落,不见春风泣露开”。诗人在诗中塑造了一个守园老太监的形象,他“曾缀朝班奉至尊”,颇似元稹《连昌宫词》中的“宫边老翁”。而其“昔日喧阗厌朝贵,于今寂寞喜游人”的变迁,侧面反映了圆明园废弃之后的荒寂。然后,诗人痛定思痛,在“百年成毁何匆促,四海荒残如在目”的感慨之中,希望当朝者能够体恤民情,休养生息。他说“废宇倾基君好看,艰危始识中兴难”,期盼“惟应鱼稻资民利,莫教莺柳斗宫花”。结尾处,王闿运虽然自负此诗堪比司马相如之《上林赋》,但能否与之一样起到讽谏皇帝节俭的作用,诗人也只留下“不遇良时空自嗟”的悲叹。

一般认为,王闿运《圆明园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多借鉴元白长庆体。钱基博论王闿运诗,称其“七言古最著者,莫如所作《圆明园词》一篇。韵律调新,风情宛然,乃学唐元稹之《连昌宫词》,不为高古,于《湘绮集》为变格。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而以监戒规讽终其篇,亦仿元稹《连昌宫词》之体也”(《现代中国文学史》)。而谭献《复堂日记》虽亦言其师法长庆体,但评价不高:“《帝京》《连昌》,谈何容易,不知于《津阳门》何如耳。”其实,受王闿运诗学宗趣影响,《圆明园词》在叙事方面虽多规抚元白,而词藻之绮靡、用事之繁复,犹有六朝痕迹。因此,李肖聃《湘学叙录》所称“卿云之后,仅见斯篇;唐宋以来,无此作者”,若仅言藻彩,庶几似之。当然,如果是论此诗整体的艺术成就,则有虚誉之嫌。

为您推荐

蒋敦复

蒋敦复 : 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早慧,有“神童”之称,屡应县试不利,出游南北。为人性情傲慢,喜臧否人事,江淮人士目之为“怪虫”。道光壬寅、癸卯间(1842~1843),因得罪知县刘光斗、总督牛鉴,易服为僧,作《祭发文..

文学生态

文学生态 : 文学研究中对生态学的借鉴,但与生态文学研究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文学生态将整个文学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各个环节彼此勾连、相互制衡,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通过对文学生态..

张祥龄

张祥龄 : 四川汉州(今广汉)人。父张选青,辛亥举人,江津教谕。曾就读于成都尊经书院,受教于王闿运。后寓居苏州。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甲午(1894)庶吉士,乙未(1895)散馆,选陕西榆林府怀远知县,历署长安、褒城,调..

《咄咄吟》

吴藻

吴藻 : 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父夫俱业贾”,唯其独好学。清道光六年(1826)至吴门,师事诗人陈文述,十七年移家南湖,筑“香南雪北庐”;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杭州,离乡。卒于同治元年(1862)。以词曲名震一..

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 : 狭义的文学形象指人物形象,广义的则泛指文学作品的形象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等,作品的各种因素如人物、物象、情节、场景、环境等是文学形象的具体表现。文学形象是文学的基本存在方式..

张上龢

张上龢 :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咸丰四年(1854)诸生。曾任直隶昌黎、博野、宁县、万全、静海、永年等地知县。侨寓苏州多年。1916年卒。曾从蒋春霖受词,又与临桂词派领袖郑文焯等人交往密切,彼此唱酬。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