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我军

    张我军 :

原籍福建南靖。生于台湾台北县板桥镇(现为台湾板桥区),卒于台北。1921年到厦门协助创设新高银行支店,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熏陶,改名张我军。1923年在上海参加台湾学生反日组织上海台湾青年会。1924年在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夜间部学习,开始在《台湾民报》、北京《晨报》副刊发表新诗。并在《台湾民报》发表一系列杂文,首次把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薪火传到台湾,被称为“高举五四火炬回台的先觉者”。1924年10月,张我军返回台湾,担任《台湾民报》汉文编辑,发表了大量杂文、诗歌和小说。他的杂文集中讨伐旧文学、旧道德,引发新旧文学之争。同时也着手新文学理论的建设,深入阐述了台湾新文学的属性、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语言建设、东西文化关系等问题,并在《文学革命运动以来》中公开提出“台湾的文学乃中国文学的一支流”的主张。

1925年张我军在台北自费出版诗集《乱都之恋》,这是台湾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由此引发了台湾的白话文运动以及诗体的解放。他的小说作品不多,主旨多在揭露与批判黑暗时代,开创了台湾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1929年张我军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先后在国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从事日语教学,并翻译了许多日本文学作品。在北京时受到周作人的指导和提携,1937年后相继在北京大学文学院日本文学系、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系担任教授,并于1942、1943年以中国华北作家代表身份参加第一、二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战后曾被质疑为汉奸。1946年返回台湾后,基本中断了文学创作活动,只留下一些散文。

为您推荐

《圆明园词》

《圆明园词》 : 王闿运著。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清咸丰五年(1855)举人。为诗虽标榜六代,然亦偶涉三唐,陈衍《近代诗钞》谓其“七言古体必歌行”,而徐世昌《晚晴簃诗汇》称其“犹长七古,自谓学李东..

蒋敦复

蒋敦复 : 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早慧,有“神童”之称,屡应县试不利,出游南北。为人性情傲慢,喜臧否人事,江淮人士目之为“怪虫”。道光壬寅、癸卯间(1842~1843),因得罪知县刘光斗、总督牛鉴,易服为僧,作《祭发文..

文学生态

文学生态 : 文学研究中对生态学的借鉴,但与生态文学研究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文学生态将整个文学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各个环节彼此勾连、相互制衡,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通过对文学生态..

张祥龄

《咄咄吟》

《咄咄吟》 : 贝青乔著。贝青乔,道咸时期诗人,字子木,号无咎,又自署木居士。江苏吴县(今苏州)人。诸生。少时即抱救世志,又具干济才。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扬威将军奕经奉命率军开赴浙东抗英,途经苏州,贝青乔得..

吴藻

吴藻 : 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父夫俱业贾”,唯其独好学。清道光六年(1826)至吴门,师事诗人陈文述,十七年移家南湖,筑“香南雪北庐”;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杭州,离乡。卒于同治元年(1862)。以词曲名震一..

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 : 狭义的文学形象指人物形象,广义的则泛指文学作品的形象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等,作品的各种因素如人物、物象、情节、场景、环境等是文学形象的具体表现。文学形象是文学的基本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