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逢 :
广东台山人,生于越南海防。1937年在《中流》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红河的黑夜》和《卖茶妇女》,反映法国在其殖民地越南进行的排华运动和被殖民统治的越南人民的痛苦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于逢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如《伙伴们》(1942,与易巩合著、于逢执笔)、《乡下姑娘》(1943)、《富良江的黑夜》(1943)、《何纯斋的悲哀》(1944)、《冶炼》(1945)、《深秋》(1945)、《村女之恋》(1946)等。尤其是中篇小说《乡下姑娘》,主要描述了何桂花的追求与怅惘,生动而又真切地展现了战时旧式妇女对于“革命”朦胧的冷与热,这一人物形象被茅盾称为“最有力的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逢深入工厂和农村,创作出了反映工农兵生活的两部作品,即《螺丝钉》(1956)和《金沙洲》(1959)。《金沙洲》曾被改编为话剧《珠江风雷》,用普通话和粤语在广东地区公演。1978年,长篇小说《无产者》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长篇小说《金水长流》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除文学创作外,于逢也进行文学评论方面的活动,如《论<虾球传>及其他》(1950)、《评<西沙儿女>及其他》(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