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诗稿》 :
作者戴望舒。1937年1月由上海杂志公司初版。《望舒诗稿》收录的诗主要由戴望舒先前已出版的两本诗集《我底记忆》与《望舒草》中的篇目构成,另收4首新作《古神祠前》《见勿忘我花》《微笑》《霜花》。《望舒诗稿》集中地展现了戴望舒由“雨巷诗人”到现代派领袖的转变历程,揭示了诗人由浪漫主义到开启现代诗风的深刻转型。
《望舒诗稿》所收录的戴望舒早期诗作,多取材于诗人的个人生活。诗人这一时期沉溺于悲哀和忧郁的情绪,因此诗中多“残月”和“幽谷”等冷寂而凄清的意象,诗歌笼罩在一片幽暗之中。戴望舒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该诗集带有明显的脱胎于旧诗词的痕迹,除借用古诗意象外,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歌如《流浪人的夜歌》《断章》等诗,格律严谨,句式整齐。戴望舒此时也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深刻影响,他开始在诗中尝试以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表达情感与思绪,他最为人称道的诗作《雨巷》,将诗人对意象的朦胧、诗歌音乐美与形象多义性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现实社会尤其是政治空间所发生的剧烈变化,使诗人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沉溺于苦闷的心境。与此同时,一种朝向现代的诗歌意识正在诗人的脑海中崛起。以《我底记忆》为代表,戴望舒在作品中逐渐摒弃外在的音乐性,以诗歌的内在情绪构成诗歌的内部节奏,以诗情的抑扬顿挫促成节奏的回旋,不囿于格律的束缚。自此以后,戴望舒开始热衷于以“现代词藻”表现“现代生活”与“现代情绪”,并对“现代诗形”进行积极探索,开启一代诗风。这些诗作多收录于诗集《望舒草》中,亦见于《望舒诗稿》,它们兼容东方古典意趣与浓郁的现代意味。在《寻梦者》《乐园鸟》等一系列诗作中,面对传统的重负与现代都市文明的重压,诗人希望通过描绘辽远的“乐园”与和谐、安宁的乡土,寄托梦与幽思,排解由现代生存处境所引起的焦虑与感伤情绪,并流露出诗人对现代文明的质疑。
《望舒诗稿》戴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