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底记忆》

    《我底记忆》 :

作者戴望舒。1929年4月上海水沫书店初版,1931年4月上海东华书局再版。诗集分为“旧锦囊”“雨巷”和“我底记忆”3辑,收录了《残花的泪》《雨巷》《我底记忆》《对于天的怀乡病》等戴望舒的早期诗作。从诗歌内容、表现形式及整体风格来看,可以将《我底记忆》中所收录的诗歌划分为前后两段。前期以“旧锦囊”和“雨巷”两辑为代表,其中大部分诗歌多为诗人忧郁感伤的抒情之作。后期以《雨巷》为终结,以“我底记忆”为开端,诗人否定格律的固化和诗歌外在的音乐性,转而寻求诗歌的内在节奏即诗情的抑扬顿挫,同时开启了中国象征主义诗风,成为30年代现代诗派的诗坛首领。

收录于“旧锦囊”和“雨巷”两辑中的诗作多抒发戴望舒个人心境的苦闷。在《残花的泪》《生涯》等一系列爱情题材的诗歌中,诗人以被动的姿态书写个体在感情中的位置,使其诗作中“绛色的沉哀”(《林下的小语》)更为哀凄动人。戴望舒早期诗作带有传统诗歌的印痕。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戴望舒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写出了《雨巷》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雨巷》被叶圣陶誉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雨巷》受法国诗人魏尔伦对诗歌音乐性的强调和新月派的影响,诗歌中复沓手法的运用以及围绕“雨巷”“姑娘”“芬芳”“眼光”等形成的统一的韵脚,促成诗歌旋律与情绪的回荡。

“我底记忆”一辑中所收录的诗歌呈现出与“旧锦囊”和“雨巷”迥然不同的诗歌路向。以《我底记忆》一诗为代表,戴望舒的诗歌写作开始在技艺上摒弃对音乐美的追寻,他破除格律、音韵对诗歌外在形式的限制,并以情绪为内在节奏取代外在的节奏和格律,其诗歌发生了从音乐性到非音乐性的转变。同时,戴望舒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试图在诗中寻找契合的“客观对应物”以寄托主观情思。在《我底记忆》中,诗人通过描写一个抽象的自我“记忆”,表现了“记忆”既无从摆脱又慰藉诗人苦痛心灵的复杂情感。《我底记忆》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亲切的日常生活调子里舒卷自如,敏锐,精确,而又不失它的风姿,有节制的潇洒和有功力的淳朴”。从《我底记忆》开始,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在形式方面呈现出诗歌的散文化倾向,追求诗情的抑扬顿挫与诗歌内在韵律的美感,诗歌语言多运用现代口语,以不拘韵脚的自由诗体表达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现代情绪。

诗集《我底记忆》标志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由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诗风的转型,成为中国现代派诗歌发展中的标志性诗集。

我底记忆 [专著] 望舒草 / 戴望舒

为您推荐

《自己的写照》

《自己的写照》 : 作者孙大雨。分3部分载于1931年4月《诗刊》第2期,10月第3期,1935年11月《大公报·文艺》副刊第39期。长诗计划写作1000行,最后只完成380行。诗歌主要以纽约的都市生活为书写背景,展开对..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作者艾青。1937年12月28日夜写于武昌。载1938年1月16日汉口《七月》半月刊第2集第1期(总第7期),收入诗人1939年出版的第二本诗集《北方》,后收入《艾青选集》(1951年北京开明书..

《望舒诗稿》

《望舒诗稿》 : 作者戴望舒。1937年1月由上海杂志公司初版。《望舒诗稿》收录的诗主要由戴望舒先前已出版的两本诗集《我底记忆》与《望舒草》中的篇目构成,另收4首新作《古神祠前》《见勿忘我花》《..

《灾难的岁月》

周文

周文 : 四川荥县人。早年曾读私塾,后担任过“左联”组织干事、组织部长,在鲁迅的直接指导下从事文艺创作。曾用通俗本章回小说改编《铁流》《毁灭》。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刊《笔阵..

《雪里钻》

《雪里钻》 : 作者艾青。《雪里钻》收入“新群文艺小丛书”之一种,新群出版社1944年11月重庆初版,1955年9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再版。该诗集收《雪里钻》和《索亚》两首长诗。1941年艾青进入延安,被安排在..

《探险队》

《探险队》 : 作者穆旦。1945年1月由昆明文聚社初版,列入“文聚丛书”。诗集共83页,扉页题有“献给友人董庶”。该诗集收录了1937~1941年穆旦创作的诗歌,目录共列诗作25首,因《神魔之争》一诗有目无文,实为..